花宫露下秋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天际添别愁。
一时今夕会。且共尊前醉。踪迹似飘蓬。明年何处逢。
花宮露下秋如水。月明千裡人千裡。莫上最高樓。天際添别愁。
一時今夕會。且共尊前醉。蹤迹似飄蓬。明年何處逢。
昨宵明月共千里,今夕极天无一云。不知谁令太虚空,着此皎皎白玉盆。
长空与月慰愁眼,良夜得酒含微醺。天公有约不可负,急荡两桨凌江濆。
更携江上满船月,来打寺下三更门。脩廊夜寂风叶乱,古佛不语残膏存。
老禅今夕但拍手,狂客数辈空馀樽。高谈剧语天亦怒,白璧故遣云相吞。
人言祸福真倚伏,欢常有馀饮不足。篙师促客归去来,夜半风颠浪如屋。
昨宵明月共千裡,今夕極天無一雲。不知誰令太虛空,着此皎皎白玉盆。
長空與月慰愁眼,良夜得酒含微醺。天公有約不可負,急蕩兩槳淩江濆。
更攜江上滿船月,來打寺下三更門。脩廊夜寂風葉亂,古佛不語殘膏存。
老禅今夕但拍手,狂客數輩空馀樽。高談劇語天亦怒,白璧故遣雲相吞。
人言禍福真倚伏,歡常有馀飲不足。篙師促客歸去來,夜半風颠浪如屋。
此老诸缘薄,诗情忽漫深。
敲门移稳字,弹指得真心。
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
解鞍聊为赋,去不岁登临。
此老諸緣薄,詩情忽漫深。
敲門移穩字,彈指得真心。
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
解鞍聊為賦,去不歲登臨。
偶扶藤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落崩崖欲压人。
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携酒上嶙峋?
偶扶藤杖過南津,野寺長橋發興新。
暫就清溪照須鬓,不妨翠霧濕衣巾。
山萦細棧疑無路,樹落崩崖欲壓人。
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攜酒上嶙峋?
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
落日蕭蕭起暮鐘,祗園呼酒亦從容。時華已謝群情異,風景相将到處同。
百戰誰能寬束帶,平生自慰有孤忠。殘宵坐對寒燈盡,遠思悠悠在海東。
名区日事出南城,来扣禅关万虑平。强作优閒羞宓子,自成清淡爱梅生。
棋敲玉局林莺窜,诗落苔笺山鬼惊。却说去年违此约,老僧应解管宫营。
名區日事出南城,來扣禅關萬慮平。強作優閒羞宓子,自成清淡愛梅生。
棋敲玉局林莺竄,詩落苔箋山鬼驚。卻說去年違此約,老僧應解管宮營。
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
鹓鴻念舊行,虛館對芳塘。落日明朱檻,繁花照羽觞。
泉歸滄海近,樹入楚山長。榮賤俱為累,相期在故鄉。
红白桃花开满枝,满城微雨牡丹时。因过古寺逢僧话,莫遣扁舟解缆迟。
客里逢春多病酒,江南到处半题诗。山川总是曾游处,一曲琵琶写别离。
紅白桃花開滿枝,滿城微雨牡丹時。因過古寺逢僧話,莫遣扁舟解纜遲。
客裡逢春多病酒,江南到處半題詩。山川總是曾遊處,一曲琵琶寫别離。
偶扶藜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络崩崖不压人。
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携酒上嶙峋。
偶扶藜杖過南津,野寺長橋發興新。
暫就清溪照須鬓,不妨翠霧濕衣巾。
山萦細棧疑無路,樹絡崩崖不壓人。
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攜酒上嶙峋。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釋普甯(?~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蔣山,參育王無準師範禅師得法。理宗紹定、端平間,為侍者随師範自育王至徑山數載。曆住慶元府象山靈岩廣福禅院、常州無錫南禅福聖禅寺、巨福山建長興國禅寺、婺州雲黃山寶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學人名辭典》)。為南嶽下二十世,無準師範禅寺法嗣。有《兀庵普甯禅師語錄》三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附錄。 釋普甯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合編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