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名《七里滩》。杂剧剧本。元宫天挺作,一说张国宾作。四折,末本。本事出《后汉书·严光传》。剧写西汉末严光字子陵,隐于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时值王莽篡位,欲灭汉室宗支,刘秀遂改名金和,隐于南阳,与光为友。越十年,刘秀登基建立东汉,是谓光武帝,遣使征光为官。光谢绝。帝请光赴京以布衣故人相会。光应邀前往,只叙离情,绝意仕途。翌日,帝大张宴席与光接风,七里滩仙鹤、野猿俱来宫寻光。光以隐居逍遥自得,遂辞帝回滩。今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未署作者。《录鬼簿》著录于张国宾名下有此目,宫天挺名下为《严子陵钓鱼台》。然《词林摘艳》癸集有《七里滩》中《斗鹌鹑》一套,题为“宫大用”作,与今存本第二折中的此套内容完全相同。故自王国维迄今,或以宫作,或以张作。《元曲选外编》据元刊本《古今杂剧》参校重印。
簡名《七裡灘》。雜劇劇本。元宮天挺作,一說張國賓作。四折,末本。本事出《後漢書·嚴光傳》。劇寫西漢末嚴光字子陵,隐于富春山畔七裡灘釣魚為生。時值王莽篡位,欲滅漢室宗支,劉秀遂改名金和,隐于南陽,與光為友。越十年,劉秀登基建立東漢,是謂光武帝,遣使征光為官。光謝絕。帝請光赴京以布衣故人相會。光應邀前往,隻叙離情,絕意仕途。翌日,帝大張宴席與光接風,七裡灘仙鶴、野猿俱來宮尋光。光以隐居逍遙自得,遂辭帝回灘。今存《元刊古今雜劇三十種》本,未署作者。《錄鬼簿》著錄于張國賓名下有此目,宮天挺名下為《嚴子陵釣魚台》。然《詞林摘豔》癸集有《七裡灘》中《鬥鹌鹑》一套,題為“宮大用”作,與今存本第二折中的此套内容完全相同。故自王國維迄今,或以宮作,或以張作。《元曲選外編》據元刊本《古今雜劇》參校重印。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
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矶。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雲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鲫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浦浦风一和:浦江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浦浦風一和:浦江風)
一尺鲈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阴阴杨柳一丝风,脚底行云在镜中。不为君王肯同载,便将烟树换齐东。
陰陰楊柳一絲風,腳底行雲在鏡中。不為君王肯同載,便将煙樹換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