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鼐

张鼐[nài](1572年~1630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世调,号侗初。华亭(上海松江)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时,屡迁少詹事,陈言10事,语斥近习,魏忠贤恶之。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引疾,魏忠贤责以诈疾要名,削其籍。崇祯初,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旋改吏部右侍郎,未上任而卒。著有《

()

张鼐[nài](1572年~1630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世调,号侗初。华亭(上海松江)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时,屡迁少詹事,陈言10事,语斥近习,魏忠贤恶之。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引疾,魏忠贤责以诈疾要名,削其籍。崇祯初,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旋改吏部右侍郎,未上任而卒。著有《宝日堂集》32卷、《吴淞甲乙倭变志》2卷、《馌堂考故》1卷。


其诗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援兵行》表现明军官兵路上坑害百姓的情景:“曳翁床下相煎逼,驱妪取火急烹煮。”“老翁老妪跪痛哭,今日腹中昨日粥。卖衣典裤止百钱,献与长官来折干。”“才供醉饱一队过,后队又到须征办。”又如《出关感事》,反映辽东农民困于官差,又无耕牛,致使大批良田坐废不耕、颗粒不收的凄惨情景,颇有认识价值。其诗往往写得开爽清浅,从七律《过大名旧城》可窥其诗风一斑:“日落征途访故宫,行人指点旧天雄。女嫱断续牛羊下,墟墓高低禾黍中。漳水不堪添夜雨,坛碑依旧立秋风。古来河北关兴废,一说干戈恨未穷。”但其诗作不够精警。


他善文。文笔潇洒疏朗,能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他也是颇有特色的晚明小品散文家。如《夜坐自述贻自南上人》表现自己闲雅的情怀和疏放的性格,《与姜箴胜门人》倾诉自己对时局的忧患及精神苦闷,均悠悠而谈,令人颇感亲切。《却巧文》关于“多巧多淫,多巧多蹶,多巧多盲,多巧多折,多巧多吝,多巧多竭”的故作反语的议论,《息机说》关于“息”、“梦”不同、“即其息处,纯是生生不已机括”的玄妙议论,皆具有理趣。其《题尔遐园居序》、《赠海盐胡尔音即山居叙》均颇有情韵。诗文相较,其文较胜于其诗。

辽夷略 张鼐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引疾,忠贤责以诈疾,故削其籍。崇祯(1628—1644)初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旋改吏部右侍郎,卒谥文节。著有《宝日堂集》,清乾隆(1736—1795)间入禁书总目。《辽夷略》一书即是从《宝日堂集》辑录。万历庚申(1620)年,张鼐奉命东行,在归途中撰写了此书,主要记载辽东少数民族部落、住牧、及市赏等。首叙朵颜、泰宁、福余三卫,次叙海西、南关、北关诸夷以及建州女真各部族情况、道里远近,叙事条理清晰,非身历其境,不能如此详述。尤其是张鼐把明代自洪武(1368—1398)以来,于东北边防、三卫辖地,以及三卫与明关系所述更详,足补史事之缺。此书有宝日堂集本。清初史料四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