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

延寿(912—983),五代、北宋间禅宗法眼宗僧人。天台德韶弟子。据《智觉禅师自行录》、《宋高僧传》卷二八、《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载,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做地方官吏。三十岁捨弃妻孥,投四明(今浙江宁波)翠岩禅师出家。后至天台山,参德韶禅师。初习禅定之法,传

()

延寿(912—983),五代、北宋间禅宗法眼宗僧人。天台德韶弟子。据《智觉禅师自行录》、《宋高僧传》卷二八、《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载,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做地方官吏。三十岁捨弃妻孥,投四明(今浙江宁波)翠岩禅师出家。后至天台山,参德韶禅师。初习禅定之法,传说连小鸟尺鷃在他衣里做巢都未被觉察。深受德韶器重,定为传法弟子。出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开堂说法,法席颇盛。宋建隆元年(960),受吴越忠懿王钱俶之请,住杭州灵隐寺新寺。翌年,又受请住杭州永明寺(今净慈寺),前后十五年,寺众多达二千余人。故世称“永明延寿”。开宝三年(970),奉诏于钱塘江畔月轮峰创建六和塔,以作镇海之用。晚年再度入天台山修习,受其菩萨戒者万余人。一生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高丽国王远慕声教,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并以金线织成的袈裟、水晶数珠、金澡罐等法物相赠。随同使者前来问道的学僧三十六人受印可记莂,使法眼宗从此盛行于国外。卒谥“智觉禅师”。强调“万法唯心”,主张参学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提倡佛教内部的调和融合,包括禅教一致、禅净合一。认为,“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曾邀集唯识、华严、天台三宗学者,“分居博览,互相质疑”,最后由他“以心宗之衡以准平之”。又认为,作为禅僧,口唱佛名,诵读经典,并不妨碍禅行,且有助于禅定。故不仅鼓励净土修行,且身体力行。著作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前者发扬禅教一致理论,后者宣传禅净合一思想,对后世佛学影响极其深远。另有《唯心诀》、《神栖安养赋》、《定慧相资歌》等多种。

定慧相资歌 延寿

在佛教的修学体系中,作为戒定慧三学之过渡环节的禅定,与般若智慧同是佛法修证过程的根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重要法门。永明延寿禅师秉承大乘佛教的立场,对定慧二学的理解和实践,贯穿着他一生对佛法的修证与弘扬。五家七宗时期的禅门,多强调慧解脱的直截方便,而忽视了定学对治散乱心的重要性。这种一切无着,放旷任缘的空疏禅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宗门和教下的佛法弘扬。为克服禅宗内部的弊端,协调定慧修习的关系,延寿重新在教理教行上圆融定学与慧解,主张定慧相资不可偏废。永明延寿禅师的《定慧相资歌》,也在此种时势下应运而生。

()

神栖安养赋 延寿

《神栖安养赋》是永明延寿禅师特别重要的专述净土法门的著作,言简意丰,精粹灵妙,理事俱备,全文四百余字,此赋是一代法眼宗大师礼赞西方极乐世界的颂歌,归向弥陀净土的宣言书。禅师为使更多的人信入笃行净土法门,神栖西方安养,还特地为赋作注,可惜长篇注文已经佚失不存。

()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延寿

全一卷。略称唯心诀。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为永明延寿阐明其唯心思想之着作。延寿主张千途异说归于一法,而万法归于一心;法华、般若、思益、华严、圆觉、楞严、大集等诸经亦一法之千名而已,重要者在于观心而达一心,故于书中列举一二○种邪宗见解,以观心之法解其迷惑、照其暗冥,并谓观彻此一真心,是非取舍即可俱消,豁然清净,而达于圆融解脱之境。卷末并附定慧相资歌。

()

万善同归集 延寿

凡三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问答总数有一一四条,其中第一一二条(大四八·九九二上):‘问:此集所陈,有何名目?答:若问假名,数乃恒沙。今略而言之,总名万善同归,别开十义。一名理事无阂,二名权实双行,三名二谛并陈,四名性相融即,五名体用自在,六名空有相成,七名正助兼修,八名同异一际,九名修性不二,十名因果无差。’由此可知本书之概要,乃逐条解说其意义者。然实际之记述却未必依上所述之顺序。卷上之初,即说理事相即、万行由心等义,次则以三十三条问答解说其意;卷中之初,即略示波罗蜜等实践行法,后复以二十七问答细说之。卷下之初,举示妙行圆满之趣旨,再揭以五十四条问答,论述其意义。全书虽以宣扬禅旨为主干,而华严、天台、净土等诸宗思想之融合,随处可见,所引用之书目亦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