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1901-1944),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十八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到北平参加蔡元培、李大钊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之一。“五四”时期,他的爱国反帝情绪到了
鲁彦(1901-1944),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十八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到北平参加蔡元培、李大钊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之一。“五四”时期,他的爱国反帝情绪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他诅咒一切,攻击一切,这种情绪通过他“直率的笔调”、“诗似的美句”表现了出来。他的作品以描写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见长,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悲惨的现实颇为深刻,但感伤气氛较浓重。鲁迅称他为“乡土文学”作家,说他“对专制不平,但又向自由冷笑。作者往往想以诙谐之笔出之的,但也因为太冷静了,就又往往化为冷话,失掉了人间的诙谐。”(《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1923年担任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世界语助教。同年秋,去湖南长沙,在平民大学、周南女学等校任教。大革命期间,在武汉任《民国日报》编辑,后在上海、福建、陕西等地,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鲁彦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短篇集《柚子》(1926年,北新书局)是他“五四”时期的代表作,揭露了封建军阀的丑恶,表达了他的愤懑和不平,《黄金》(1928年,上海人间书店)是他“五四”以后的代表作,《童年的悲哀及其他》(193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是他大革命以后的代表作,这时的思想是矛盾的,他第四个时期的代表作是《野火》(即《愤怒的乡村》,1937年,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他在《关于我的创作》一文中说:“《柚子》时期,我的热情使我诅咒一切,攻击一切,不愿意接近一切坏的恶的生活,在《黄金》时期这种倾向渐渐淡了,开始对我所厌恶的放松了,而去求另一方面的善的好的,在《童年的悲哀》时期又渐渐改变了,而倾向于体验一切坏的恶的一面”。《野火》暴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狰狞面目,反映了农民反抗力量的成长,得到了进步文坛的好评,是他创作的高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家人过着流亡的生活。1939年到桂林,创办《文艺杂志》。1943年,积劳成疾,不幸逝世。鲁彦一生坚持“文艺为人生”、“文艺为社会”的主张,写了不少较好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有:小说《小小的心》(1933年,天马书店)、《屋顶下》(1934年,现代书局)、《婴儿日记》(与谷兰合著,1935年,生活书店)、《雀鼠集》(1953年,生活书店)、《伤兵旅馆》(1938年,汉口大路书店)、《河边》(1940年,文艺书局),中篇小说《乡下》(1936年,上海文学出版社),散文集《驴子和骡子》(1935年,生活书店)、《旅人的心》(1937年,文化生活)。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鲁彦选集》,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鲁彦散文选》。他还翻译了不少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犹太小说集》(1926年,开明书店)、《显克微支小说集》(1928年,北新书局)、波兰的先罗什伐斯基的《苦海》(1929年,亚东图书馆)、俄国的果戈里的《肖象》(1935年,亚东图书馆)、克罗地亚小说《忏悔》(1935年,亚东图书馆)、《失掉了影子的人》(1935年,光华书局)、《在世界的尽头》(1935年,神州国光社)、《世界短篇小说集》(1935年,亚东图书馆)、《花束》(1935年,光华书局)和显克微支的《老仆人》(1943年,文学书店)等。方璧(茅盾)著有《王鲁彦论》(《小说月报》第17卷),对作者论述甚详。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鲁彦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