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钦立(1910-1973)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字卓亭,笔名祝本,山东钜野人。幼时曾学作旧体诗。1929年考入山东省菏泽第六中学,开始接触白话文。高中时期受学生会委托,主编《六中月刊》,发表抨击时政的文章。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先后赴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就读。1939年
逯钦立(1910-1973)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字卓亭,笔名祝本,山东钜野人。幼时曾学作旧体诗。1929年考入山东省菏泽第六中学,开始接触白话文。高中时期受学生会委托,主编《六中月刊》,发表抨击时政的文章。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先后赴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就读。1939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在导师罗庸、杨振声指导下研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同时期文学史。1942年毕业后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为助理研究员。先后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学原》、《现代评论》、《说文月刊》、《中央图书馆馆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代《学原》审阅稿件。1948年初,赴广西大学中文系任教,被聘为副教授。次年晋升为教授。1951年赴长春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又担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1973年8月因病逝世。
逯先生对古诗造诣殊深,最主要表现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编纂上。一九四○年,他感到明人冯惟讷所辑《诗纪》、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虽然“搜括靡遗”,有功于世,但仍存在有严重缺点,遂在前书基础上,重新摭拾上古迄隋末的歌诗谣谚,另谋新编,历时二十四年,终于于一九六四年编成这部百卷巨帙。
和冯、丁二书比较,逯书有五项明显的优点:一、取材广博。 凡先秦两汉间歌诗谣谚,除《诗经》、《楚辞》而外,悉数编入。 二、资料翔实。书中每一首诗都详细标著出处,既有利征引,亦备覆查,大大提高了本书的价值。 三、异文齐备。凡各书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甚至前人校勘成果,均予记录。为便于研究,不避繁琐,间指摘他本误字。 四、考订精审。如所谓苏武、李陵的一组别诗,古人已有疑辞, 而冯、丁二书仍以为苏、李自作,收诸前汉卷内。逯先生就其内容、主题和修辞用语方面加以分析,判定为后汉人所作(详见所著《汉诗别录》一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六本)。在前汉卷内仅录《汉书》本传所载“经万里兮度沙漠”歌一首,其余《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统编入后汉卷内。五、编排得当。本书不取《诗纪》分为前集、正集、外集、别集的体例,与《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各代必以帝王宗室为首卷也大不相同,而是严格按照作者卒年的先后加以编次。这样做不仅能显示出同期作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易于比较不同的诗风和流派,为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外,近年又出版了逯先生一本《汉魏六朝论文集》,全书近四十万字,以其资料翔实,考核精审,见解独到而受到学术界的好评。集中第一编的《〈古诗纪〉补正叙例》(1942年)、《汉诗别录》(1945年)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后记》(1964年),则记录了逯先生在校辑那部巨著的漫长历程中辛勤跋涉的足跡。在《〈古诗纪〉补正叙例》中,逯先生对古诗校勘材料的鉴别和校勘方法的运用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如关于校勘方法,逯先生在文中列举了八种类型的实例:(甲)作者姓名似异实同例;(乙)题目窜乱例;(丙)章法可以互校例;(丁)依韵校勘例;(戊)句法校勘例;(己)拟作原作可以互校例;(庚)以用事校勘例;(辛)就用辞习义校订例。校勘中出现的疑难多种多样,逯先生主张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校勘方法。 逯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管是一篇具体作品写作年代的考证,还是某一种文学现象的解说,他都是从大量的史料考订入手,通过一书印证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 例中《汉诗别录》“辨伪”一节中,他就苏、李诗的用语,涉及的地点,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风气等,多方考核,指出苏李诗当是“东汉末年文士之作,而与当时避地交阯之士大夫,且极有关,决可定其出于灵、献之际也。”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一千古疑案。
逯钦立治学重视资料的准确,力求在占有详尽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精深而独到的见解。所编选《陶渊明集》曾多次增删,几易其稿。长达2百多万字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则耗费了30余年的心血。此外,逯钦立还先后发表有《诗经“溯回”“溯游”考》、《陶渊明行年简考》、《陶潜里居史料评述》、《跋老子化胡经玄歌》、《跋嵇康集第一卷诗》、《钟嵘诗品丛考》、《古诗纪补正叙例》、《汉诗别录》、《说文笔》、《形影神诗及东晋佛道思想》、《述酒诗题注释疑》、《陶渊明年谱稿》、《文赋撰出年代考》、《洛神赋与闲情赋》、《四声考》、《屈原离骚简论》、《在文学史上应该怎样评价曹操》、《关于胡笳十八拍》、《曹操与三国演义》、《文心雕龙三解》、《读陶管见》等论文和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