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棠(1837-1905),清江西萍乡人,字芾生。在二十二岁时,以第三名考取入袁州府学为附生(即俗所谓“秀才”);在二十五岁时,以超等第一名,补授廪膳生(即在岁试及科试中都考列一等以上,因而有资格领取国家津贴的秀才);在二十八岁时,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贡。次年,通过朝考,选拔江西省峡江县训。在任三年
李有棠(1837-1905),清江西萍乡人,字芾生。在二十二岁时,以第三名考取入袁州府学为附生(即俗所谓“秀才”);在二十五岁时,以超等第一名,补授廪膳生(即在岁试及科试中都考列一等以上,因而有资格领取国家津贴的秀才);在二十八岁时,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贡。次年,通过朝考,选拔江西省峡江县训。在任三年,即因祖母、母亲年高无人侍奉,弃官归家养亲。这就是李有棠“学而优则仕”的全部的、很不显赫的经历。李有棠幼年时读书,就已显露出天资的聪慧,不但能强记,而且十分注意锻炼理解能力。在十多岁时,他便领悟到 “有用之学,无不自经史酝酿而出”。所以他特别留心经史,不到二十岁,就已读完《十三经》。由于在他的上代中,没有一个读书人,家里也没有一本可读的书,这些书都是借来的。他一面读,一面摘录,一面心里盘算着自己要买一批书。那时正值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满清政府尽力想要扑灭之,东南各省遍地战火,苏、杭等处各大书肆无不毁于兵燹。他决心不惜重金(据讲,共花了两万两白银),北从京、律,南从粤、桂,设法控购了大量的书籍,为日后讲求学问、从事著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同时又在宅旁隙地另筑精舍一所,专作藏书、读书之用。从此,他日与诸弟研习其中,互相切磋、问难,互为师友,在怡情悦性中彼此提高都很快、很大。周览袁枢、陈邦瞻所著历朝纪事本末,深憾辽、金二代中缺,乃留意辽、金史事,参酌考稽,自光绪十年(1884)始,集十年精力,撰成《辽史纪事本末》和《金史纪事本末》,或合为《辽金史纪事本末》。二十九年,由江西学政吴士鉴奏荐,授内阁中书。尚著有《历代帝王正闰统总纂》、《怡轩杂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