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慎思(844-880)唐学者、思想家。字虔中,自号伸蒙子,福州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后人称其为“吾闽千古不朽之高士”。初读书于稠岩山中。咸通五年应礼部进士试,不第。乃退居槐里,初著《儒范》七篇,次年撰《伸蒙子》三卷。后又作《续孟子》二卷。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官授校书郎、尚书水部郎
林慎思(844-880)唐学者、思想家。字虔中,自号伸蒙子,福州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后人称其为“吾闽千古不朽之高士”。初读书于稠岩山中。咸通五年应礼部进士试,不第。乃退居槐里,初著《儒范》七篇,次年撰《伸蒙子》三卷。后又作《续孟子》二卷。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官授校书郎、尚书水部郎中,僖宗时以累疏切谏出为万年令。为官清正,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要求他与义军合作,不允而死。他的思想杂采儒、道、法诸家,而又独成一家之言。他政治观宗儒家,历史进化论承袭法家,自然观与荀子相通,又从道家吸取了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儒家学说是治国的指导原则,“其言式万代,其政训百王,譬日月不可掩,山川不可迁也”,并且认为统治阶级的奢侈、酷暴、荒淫等行为违背儒家学说,是导致亡国的因素。他虽处处以是否符合儒家学说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但却不死守儒家信条。他认为治民须用“恩刑”两手,而且两者相比,其利又是“刑最”。在科举上,他主张唯贤是举,只有这样,才能“不阻四方之士也。不阻四方之士,则四方之心归焉”。在历史观上,他继承了先秦法家的社会进化论历史观,否定了儒家天人相应的天命观,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脉相承。同时,在他的《伸蒙子》中,可以看出他吸收了祸福相依这一道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并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到了矛盾朝对立面的转化。
二卷。唐林慎思撰,林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869)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尉,寻除尚书水部郎中、守万年县令。《崇文总目》及郑樵《通志·艺文略》,皆载是书二卷,与今本合。《崇文总目》载慎思之言曰:《孟子》七篇,非轲自著书,而弟子共记其言,不能尽轲意,因传其说演而续之。今观其书十四篇。主要依据孟轲之言,推阐以尽其义。从不同篇章反复宣扬孟子的仁政、王道,恢复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遵先王之法等。不独自立论,类似庄、列的寓言。昔扬雄作《太玄》以拟《易》,王通作《中说》以拟《论语》。故列入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