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师辙

蒋师辙(1847年-1904年),字绍由,一字遁庵,号颍香。江苏上元(今属南京市)人。其先世居溧阳,至高祖始迁上元。其父蒋永龄官山东霑化县知县,故随宦任所。同治间寓居归德,同治十二年(1873)选贡。光绪十七年(1891)举顺天乡试副榜。往来于河南、河北者十余年,曾主朐阳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始援例为

()

蒋师辙(1847年-1904年),字绍由,一字遁庵,号颍香。江苏上元(今属南京市)人。其先世居溧阳,至高祖始迁上元。其父蒋永龄官山东霑化县知县,故随宦任所。同治间寓居归德,同治十二年(1873)选贡。光绪十七年(1891)举顺天乡试副榜。往来于河南、河北者十余年,曾主朐阳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始援例为安徽知州,时已年逾五十。二十五年署寿州,次年移凤阳,二十八年调桐城,二十九年,授无为州知州。仅七阅月,卒于任所。所至有政声,卒后,“民为巷哭罢市,建祠树碑,丧归奠送至数十百里”(邓嘉缉《蒋绍由墓志铭》)。蒋师辙年十四、五岁学为古近体诗,尤喜为词。与兄师轼(幼瞻)并有诗名。陈融《颙园诗话》云:“绍由同治戊辰(七年)客商丘,与兄又瞻、梁西桥、席星府倡和,有‘梁园四子’之目,后又为‘石城七子’之一。精说文,工书。”诗多作豪放语,词尤甚,不为格律所缚。自云其词“粗豪处正如健儿横长槊出入十万军中,飒爽酣战,无复纪律”(《青溪词钞·自序》)。曾行淦谓其“久以诗名于时。其词导源北宋,尤深入秦(少游)、柳(永)之室,言近而旨远,泠然而深于情。虽才气奔放间涉苏、辛之域,而无其粗豪之失”(《清溪词钞·序》)。邓嘉缉谓其“学涉多通,撰著凡十余种”(《墓志铭》),多散佚。推《清溪诗选》二卷、《清溪词钞》一卷传世。生平事迹见邓嘉缉《蒋绍由墓志铭》(《续碑传集》卷四五)、陈融《颙园诗话》等。


著有《青溪诗选》三卷、《青溪词钞》等,修《临胊县志》、《鹿邑县志》、《江苏水利全书》、《江苏海塘志》等书,并曾因受台湾巡抚邵友濂之邀来到台湾,著《台游日记》一书记录此行。

台游日记 蒋师辙

清朝光绪年间,官员蒋师辄,应台湾巡抚邵友濂的邀请,前往撰修"台湾通志"。在游历台湾时,蒋氏将其所感受到的台湾风土人情,环境景观,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等状况记载下来,写成了这部《台游日记》。本书(一册一四一面八四、六○○字)分四卷,蒋师辙撰。师辙字绍由,江苏上元人。少负隽才,与兄师轼称「金陵二蒋」。清光绪十八年初,应台湾巡抚邵友濂之聘,于三月二十日抵台,至八月二十一日离去,留台仅六阅月(是年六月加闰);初则襄校台南、台北试务,嗣于四月间受台湾通志局总纂约。惟因与志局提调陈文騄(台北府知府兼)有所龃龉,迟迟未能开局,遂辞归。有谓「台湾通志」系由蒋师辙纂,实非。「日记」起于二月六日启程赴台,迄于九月二十五日返抵家乡。其间记绸缪「通志」事,有拟「采访凡例」、撰「修志八议」等项。余如记日与宦台人士交往以及耳目所接,尤为研究当年台湾政情之最佳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