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1883年—1948年2月18日),字季黻,又作季茀、季芾,号上遂。绍兴县人。5岁即开始启蒙,诵习《千字文》、《四书》和《五经》。1897年入绍兴中西学堂为附课生,学习英语和算术。1899年转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1901年结识蔡元培,参加“浙学会”。1902年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日语,与鲁迅相
许寿裳(1883年—1948年2月18日),字季黻,又作季茀、季芾,号上遂。绍兴县人。5岁即开始启蒙,诵习《千字文》、《四书》和《五经》。1897年入绍兴中西学堂为附课生,学习英语和算术。1899年转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1901年结识蔡元培,参加“浙学会”。1902年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日语,与鲁迅相识,并结为莫逆之交。1903年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参加东京留日学生发起的拒俄运动,并继孙江翼中、蒋百里之后主编《浙江潮》。1904年冬加入光复会。1906年秋与龚宝铨、钱玄同等人于每周日前往《民报》社章太炎寓所,听章太炎讲授《段氏说文注》以及《郝氏尔雅义疏》。1907年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后出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聘请鲁迅等人任教,反对顽固守旧的监督夏震武,时称“木瓜之役”(夏震武绰号“木瓜”)。1910年赴京参加留学生考试,为人所梗,仅录为文科举人,出任学部译学馆史地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出任浙江军政府财政司秘书。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邀任教育部部员,并推荐鲁迅到部任职。南北和议成立,教育部北迁,入京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鲁迅则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奉蔡元培之命起草《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并代蔡元培草拟《新教育意见》。1913年汪大燮任教育总长,被提升为教育部参事,教育部设立“读音统一会”,提议以简单汉字为注音字母,成为定案。1914年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1917年力辞不就奉天教育厅长,改任江西教育厅长,注重社会教育,设立博物馆和通俗图书馆。1920年辞去江西省教育厅长之职,返回教育部任编审。1922年任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致力于提高师资力量,多方邀请专家学者,并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兼课。1924年辞去校长之职,复回教育部任编审。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爆发“女师大学潮”,要求撤任校长杨荫榆,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以及《反对教育总长章士钊之宣言》,被教育总长免职。1926年被新任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易培基聘请为教授兼教务长。“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刘和珍和杨德群遇难,到国务院察看。传闻遭段祺瑞政府通缉在案,又避往德国医院。1927年应中山大学聘请出任文学系教授;4月15日广州发生反革命政变,与鲁迅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而辞职;9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被大学院院长蔡元培聘任大学院秘书。1928年被任命为大学院参事,旋改任大学院秘书长。蔡元培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改任中央研究院干事兼文书处主任,协助蔡元培和杨铨处理院内事务。1930年任江苏义务教育委员会委员。1934年应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徐轼游聘请,出任女子文理学院院长。1937年任西北临时大学教授兼教务委员和史学系主任,开设《中国史学名著选》以及《国文》课程。1938年西北临时大学改名西北联合大学,兼任法商学院院长,旋又改任史学系教授。1939年应华西大学邀请,任文学院英庚款国学讲座。1941年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兼任秘书,年底改任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1943年兼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讲师。1946年聘任绍兴史料编纂委员会委员,随考选委员会复员南京。应台湾行政长官陈仪聘请,任台湾编译馆馆长。1947年任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兼主任。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惨遭歹徒杀害。著有《章炳麟传》、《鲁迅的思想与生活》、《中国文字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