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墪

石墪(1128-1182),字子重,号克斋,台州临海人,原籍新昌,石待旦(985-1042)次子石亚之后,祖父石公儒避方腊之乱,自新昌迁居临海。<br>绍兴十五年(1145),石墪中进士,因丁父忧在家,三年后服除,于绍兴十八年(1148)授郴州桂阳主簿。<br>石墪后调泉州同安任县丞。时同安县饥荒,请求泉州府豁免租税,知府怒而不许,

()

石墪(1128-1182),字子重,号克斋,台州临海人,原籍新昌,石待旦(985-1042)次子石亚之后,祖父石公儒避方腊之乱,自新昌迁居临海。


绍兴十五年(1145),石墪中进士,因丁父忧在家,三年后服除,于绍兴十八年(1148)授郴州桂阳主簿。


石墪后调泉州同安任县丞。时同安县饥荒,请求泉州府豁免租税,知府怒而不许,石墪力争,终得免。


绍兴二十三年(1153)五月,出生于尤溪的朱熹(其父朱松曾为尤溪尉)授同安主簿,因与石墪同官而相识。


石墪后改任武进知县,郡守欲以县公款为其寓客建造私宅,石墪坚拒,触怒郡守。乾道元年(1165),石墪求免职归。


石墪在家待缺三年后,于乾道四年(1168)调任尤溪知县。石墪到任后,命其友古田、林用中来掌教事,恢复县学。


乾道七年(1171)十一月,朱熹因舅氏祝峤入葬来到尤溪。朱熹回尤溪期间,朱熹凭吊其父朱松的韦斋和自己的出生地郑氏馆,为其父任所书“韦斋旧治”四字,请石墪作《韦斋记铭跋》。朱熹到年底回到崇安,临走时,石墪作诗留别,朱熹作《石子重(石墪)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朱熹为石墪作《克斋记》。


乾道九年(1173)九月,石墪重修尤溪县学宫(建有四斋)成。十月一日,朱熹为石墪作五县学斋铭,撰《重修尤溪庙学记》以记其修学之事,为张栻《尤溪县学传心阁铭》作《跋张敬夫(张栻)为石子重(石墪)作传心阁铭》,跋云:“熹既为尤溪大夫石子重记其修学之事,又为此五铭焉。时子重方为藏书之阁于讲堂之东,中置周程三君子像,旁列书史之柜,而使问名于熹。”


淳熙五年(1178),石墪因监察御史陈举善、丞相史浩的举荐,召对,差监登闻检院。不久,任将作监主簿,旋改太常主簿。


淳熙七年(1180),浙东大饥。淳熙八年(1181),朱熹自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来浙东赈灾。朱熹荐石墪代其知南康军,却逢石墪在临海因丁母忧未能成行。朱熹写信托石墪安抚入台的新嵊饥民。淳熙九年(1182)六月,石墪病故,朱熹为石墪作墓志铭。

中庸辑略 石墪

二卷,宋石墪编。《中庸》作为《礼记》一篇,刘向归于通论,颜师古认为不属礼经。《隋书·经籍志》载有梁武帝《中庸义疏》,其书却不传。宋儒以其书阐天道心性之学,研求者多,研究日详。石墪因而编著此书。断自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加上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之说,初名为《中庸集解》。朱熹曾为其书作序,称赞其书精密详审。后朱熹作《中庸章句》,对其书予以删定,更名《辑略》。据《中庸章句自序》称:既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别为《或问》,以附其后。则《辑略》原与《章句》合为一书。其后《中庸章句》通行,《中庸辑略》则渐被遗亡。明嘉靖年间御史吕信卿从唐顺之处得宋椠旧本,予以刊刻,对《或问》多有削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