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杰

曹廷杰(1850—1926),近代东北民族史地学家。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汉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入北京国史馆,任汉誊录。光绪九年(1883),投吉林将军,被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在任期间,曾于十一年五月,奉命往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了解沙俄的侵略准备活动,历

()

曹廷杰(1850—1926),近代东北民族史地学家。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汉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入北京国史馆,任汉誊录。光绪九年(1883),投吉林将军,被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在任期间,曾于十一年五月,奉命往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了解沙俄的侵略准备活动,历时129天,行程16000余里。十五年至二十年,先后任山西和顺、宁武知县等职。二十一年奉调返东北,历任吉林边务文案总理、呼兰木税总局总理、吉林知府、吉林劝业道道员、代理蒙务处协理等。民国八年(1919),由吉林迁居奉天(今沈阳市),后返归原籍。1926年夏,再返东北途经上海病故,时年77。一生历仕风雨飘摇中的清朝,面对沙俄等列强的侵略,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思想激进,主张抗击。为配合抗御沙俄侵略斗争,自光绪十年起,利用“公余暇日”,积极投入了对东北边疆史地和民族史的研究,学术成就巨大,著有《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3书。前书偏重历史文献的搜集研究,后书汇集了他有关东北古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西伯利东偏纪要》着重于对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现实民族、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调查研究。3书问世后,受到中外学者高度评价,或称他为东北史学者中的“后起之劲”,或说他是“精通吉林掌故方面首屈一指的史学家”,日本岛田好认为他对奴儿干永宁寺碑文的拓取与研究,是“震惊当时学术界”的一大贡献。甲午战争失败后,他转向注意国内多变的政治局势,反映出他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一面:极力诋毁维新变法,咒骂义和团运动,歪曲辛亥革命,鼓吹帝制等。他的主要文稿,今已汇集为《曹廷杰集》上下两册出版(丛佩远、赵鸣岐编,中华书局1985年)。

西伯利东偏纪要 曹廷杰

又名《伯利探路记》。边疆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不分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此书系光绪十一年(1885),作者奉召密访东西伯利亚原属清朝的领土,包括自海兰泡至黑龙江入海处,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下游的广袤地区。五月九日至十一月六日,历时一百二十九天,行程一万六千余里,收集到一百一十八条重要资料,十二月成书,五万七千余字。前有作者《上希元禀文》,后附军机处、吉林将军奏折三件。均系清末中俄关系重要文献。正文所记一是军事地理,以俄军分布、武器、弹药、粮食储存、兵工厂、医院为主。二是经济地理,包括气候、水土、森林、农作物、工矿产品、水陆交通、电讯、城镇港湾、商业贸易等。三是民族地理,详载赫哲、尼夫赫、乌第改、鄂伦春、汉、朝鲜、俄罗斯等民族居住地域、人体特征、经济、文化、风俗、人口户籍数目等。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该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专著。不仅考察永宁寺碑,并有首次拓制碑文之举,十分重要。宋将牛皋、王贵和一些汉族名人后裔定居东西伯利亚的记载,首见此书。其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深为国内外史学、地理学、民族学专家所推崇。有《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辽海丛书》本。李文信批

()

东北边防辑要 曹廷杰

军事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二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作者于光绪九年(1883)到吉林省珲春防营办理边务文案,留心东三省边防问题,对正史、志书、舆图、清代东北地方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考察见闻,于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约三万八千字。分盛京险要、库页岛沿革形胜考、吉林根本说、分界碑文考、外兴安岭山脉河道中俄分属考、黑龙江险要等十九个专题。

()

东三省舆地图说 曹廷杰

史地书。清曹廷杰撰制。光绪11年(1885),作者奉檄考察吉江二省边界,凡七阅月,行程2万里,归来撰制《简明图说》,即《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及舆图上的注写文字。于古今沿革、山川驿路各名未及详注。受希元委托,对前图补注,即以《简明图说》为基础,吸收齐召南《水道提纲》、何秋涛《朔方备乘》、张作楠《翠微山房数学》等书研究成果,再以实地测定之各处经纬度数为纲目,至光绪十三年(1887)11月15日,完成了舆图的撰制与文字注写工作。所冠希元题识和作者的《补注图说》《考定里数》,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书已收入丛佩远等编《曹廷杰集》(198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内。有《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辽海丛书》本。李文信批注(附1985年《辽海丛书》后)可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