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尧,生卒年不详。元代学者、辞赋研究家。事迹略见《江西通志》、《广信府志》、《上饶县志》。字君泽。江西上饶人。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进士,授南城丞,改江山令,迁萍乡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 · 古赋辨体提要》据《江西通志》云:“迁无锡州同知”)。祝尧博学能文,对辞赋用力尤深
祝尧,生卒年不详。元代学者、辞赋研究家。事迹略见《江西通志》、《广信府志》、《上饶县志》。字君泽。江西上饶人。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进士,授南城丞,改江山令,迁萍乡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 · 古赋辨体提要》据《江西通志》云:“迁无锡州同知”)。祝尧博学能文,对辞赋用力尤深。所编《古赋辨体》10卷,从赋体源流着眼来选辑辞赋作品,虽为辞赋总集,却颇具理论、批评价值。祝尧将历代赋作分为楚辞、两汉、三国六朝、唐、宋五体,并分别予以论述,很能道出赋体发展演变轨迹,后世所谓古赋、俳赋、律赋、文赋之名亦实均从之出。在辞赋创作上,他以古赋为极则,以辞、情、理为标准,要求赋家正确处理辞、情、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有感而发,象古之诗人那样,“其赋古也,则于古有怀;其赋今也,则于今有感;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情之所在,索之而愈深,穷之而愈妙。”祝尧提出了不少很精辟的赋学见解,在辞赋研究史上产生了影响,如明吴讷《文章辨体》论“古赋”体,几乎全采祝氏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亦曰祝尧论赋“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据《广信府志》、《上饶县志》,祝尧还著有《大易演义》、《四书明辨》及《策学提纲》。
总集名。元代祝尧编撰。祝尧曾表明,他编此书,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可见他是本着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的主张,从赋体源流着眼来选编此书的。全书10卷,编为正集和外录两个部分。《正集》八卷,自楚辞以下至唐宋赋,每朝录取十数篇以辨其体制。凡分五体:楚辞体,录屈、宋、荀赋28篇;两汉体,录司马相如、扬雄赋等14篇;三国六朝体,录赋15篇;唐体,录赋13篇;宋体,录赋14篇。《外录》2卷,分后骚、辞、文、操、歌5类,为赋家流别。编排方式以体类为纲,各体之内先列一篇文字论述此类赋体的源流与特点,然后再录若干篇赋以明其义,对所录各赋及其作者又分别略加说明与评述。此书作为以辨析赋体为宗旨的总集,兼具资料与文体论两者之长,颇为后人所重。明吴讷《文章辨体》论古赋体,几乎全采其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采摭颇为完备,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明、清以来多有刻本,《四库全书》所收明嘉靖间补正本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