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

隐元(1592年-1673年),明、清之际禅宗僧人。日本黄檗宗初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九岁就学,翌年辍学,以耕樵为业,二十三岁到南海普陀山礼观音菩萨,投潮音洞主为茶头执事。明泰昌元年(1620年)上黄檗山(福清西)从鉴源寿剃度出家,不久到嘉兴兴善寺学《法华经》,到峡石山碧云寺学《楞严经

()

隐元(1592年-1673年),明、清之际禅宗僧人。日本黄檗宗初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九岁就学,翌年辍学,以耕樵为业,二十三岁到南海普陀山礼观音菩萨,投潮音洞主为茶头执事。明泰昌元年(1620年)上黄檗山(福清西)从鉴源寿剃度出家,不久到嘉兴兴善寺学《法华经》,到峡石山碧云寺学《楞严经》。天启四年(1624年)从*密云受心印。崇祯四年(1631年)任黄檗山西堂,崇祯十年应请嗣黄檗山法席。七年后退住福严寺,后又回黄檗山。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六月应日本长崎兴福寺僧人逸然之请到达长崎住该寺,日本明历元年(1655年)至崇福寺,后至摄津(今大阪)普门寺。万治元年(1658年)谒将军德川家纲,住麟祥院。宽文元年(1661年)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后以此为基地广传禅法,称黄檗宗。宽文十三年日本后水尾上皇赐“大光普照国师”谥号。著有《普照国师语录》、《普照国师法语》、《弘戒法仪》、《松堂集》、《太和集》。

黄檗山寺志 隐元

《黄檗山寺志》初修于明内阁首辅叶向高重兴山寺之后。清顺治九年(1652年),隐元禅师在圆悟、通容禅师和居士林伯春、僧行玑所襄辑的旧志基础上重修本志。清道光三年(1823年),住山僧清馥、道暹再次重修。现存的本志系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重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