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际恒(1647年-约1715年)清学者。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县诸生。平生勤于学业,酷爱藏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编有家藏书目《好古堂书目》四卷。博极群书,专精经学。鉴于“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又以辨伪为“读书第一义”(《古今伪
姚际恒(1647年-约1715年)清学者。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县诸生。平生勤于学业,酷爱藏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编有家藏书目《好古堂书目》四卷。博极群书,专精经学。鉴于“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又以辨伪为“读书第一义”(《古今伪书考原序》)。乃承唐、宋、明学者辨伪思想,著《古今伪书考》二卷,除子部中的佛、老二氏书与集部书不及外,分经、史、子三类,收书九十一种,因持论较严,注重实用,流传甚广。限于历史条件,当时所及文献资料有限,不免尚有错讹。近人黄云眉已撰著《补正》,纠其纰缪,则不失为辨伪学中之一重要书籍。其《九经通论》百六十三卷,以辨伪、探究经书本义为宗旨,为其殚力之作,时有奇论特识,多为清代学者所征引。顾颉刚谓“《通论》之作,至为博洽,抉择必甚精”(《古今伪书考跋》,载《古史辨》一)。为研究儒学的参考书。惜其遗稿多有散佚,今唯《诗经通论》、《诗经论旨》有刻本。其他著作尚有杂论经、史、理学诸子的《庸言录》,以及艺术论稿《好古堂书画记》等。
嗜好读书,闭户不问外事,故鲜为时人所知。专事经学,尤长于辨伪。 阎若璩闻其著书攻伪《古文尚书》,因毛奇龄引介,与 之往来讨论,所持之论多不谋而合。治经富于怀疑批 判精神,主张以辨伪为读书第一义。他说:“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兹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 莫辨,而尚可谓之读书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读书 第一义也。”所著《古今伪书考》分经史子三类,详 加考证,所列伪书,达数10种之多,且多为儒家经 典,诸如《易传》、《古文尚书》、《尚书汉孔氏传》、 《诗序》、《周礼》、《大戴礼》、《孝经》等。所断虽非 完全确当,然其善疑精神,实有启迪解惑之功。对 《孝经》的考证便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他说:“案诸 经,古不系以 ‘经’ 字,惟曰 《易》、曰 《诗》、目 《书》,其‘经’ 字乃俗所加也。此名《孝经》,自可 知非古。”并从来历、文义、情势等方面,考证《孝 经》之伪,其立言构思,颇为精核。主要著作尚有:《九经通论》、《庸言录》等。
十八卷。姚际恒撰。是书成书于康熙年间汉、宋学斗争之时,它不受传统传疏束缚,认为《诗序》无论大序、小序皆东汉人卫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传》虽反《诗序》,又每每阳违之而阴从之。汉学、宋学各有缺点和谬误,汉人失之固,宋人失之妄,明人失之凿。故是书论诗,既不追随《诗序》,亦不附合《集传》,正如《自序》中所云惟是涵泳篇章,寻绎文义,辨别前说,以从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诗义不致大歧,埋没于若固、若妄、若凿之中。主张以求实精神,从诗的本文探求诗义,对历代各家注疏逐一辨析。求得了部分诗篇本义,对历代说诗歪曲诗义处多有驳斥,尤对朱熹《诗集传》驳难最力。有些篇章,录列汉、宋各家释义逐一驳诘,因提不出新解,便以不可详或不得其解存疑,不肯妄断。是书除逐章串讲诗文,通解全篇意旨外,间或有艺术表现手法的评析。指明诗中的赋、比、兴手法,从章法、句法、修辞法,均有精确评价。如评《关雎》第二章曰:通篇关键,在此一章。评《卷耳》末章云:四‘矣’字,有急管繁弦之意。评《广汉》谓每章最后三句一字不换,此方谓一唱三叹。评《鄘风·君子偕老》中邦之媛,犹后世所言国色,此篇乃宋玉《神女赋》、曹植
十五卷,首一卷。清姚际恒(1647-1715)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初着名学者。着有《九经通论》一百七十卷、《好古堂书画记》二卷、《续记》一卷、《好古堂书目》四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姚际恒通经学,立论精审博辨,勇于疑古,往往见解独到,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屡引其说。可惜他的着作大多散佚,只有《诗经通论》十八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行世。《春秋通论》存传抄本。卷前有《春秋论旨》,不入卷次。该书大抵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对逐条进行阐述。作者力辟三传《春秋》有例及常事不书之说,而以书法、取义二者论《春秋》。他认为:自古说《春秋》者,莫害于例之一字。又说:圣人据鲁史以修《春秋》,何尝先自定其例乎!使圣人执一例以修《春秋》,何殊印板死格,尺寸不移,此冬烘之学规,胥吏之计簿,乌足为圣人之书!(《春秋论旨》)但姚际恒标举书法、取义以说经,实际上与例无别。不过书中持论也时多新解,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该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