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 (俄文: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生在塔冈罗格市一个破产的小商人家庭。1879年于故乡中学毕业,升入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1884年毕业,从事医务工作。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已开始文学创作,从1880年起以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 (俄文: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生在塔冈罗格市一个破产的小商人家庭。1879年于故乡中学毕业,升入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1884年毕业,从事医务工作。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已开始文学创作,从1880年起以安托沙·契洪特 (АнтошаЧехонте)为笔名在幽默刊物上发表滑稽故事。这些篇幅短小的幽默作品中有许多达到了高度的社会概括,有的嘲讽小市民的奴才心理(《小公务员之死》,1883;《胖子与瘦子》,1883;等),有的鞭挞趋炎附势的恶劣风气(《变色龙》,1884;《假面舞会》,1884;等),有的揭露沙俄国家机器的专横暴虐(《普里什别耶夫中士》,1885;等)。1884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麦尔波敏那童话集》;1886年出版《杂烩故事集》;1887年出版《黄昏集》,1888年获得二分之一的普希金奖金。
80年代后半期,契诃夫开始写作“大型”作品,对重大的社会人生问题进行探索(如中篇小说《草原》,1888)。艺术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幽默逐渐让位给严肃的思考或抒情。80年代末, 契诃夫思想探索日益紧张,在创作中反映了俄国知识分子由于找不到正确的人生观而产生的精神苦闷(如《乏味的故事》,1889)。为了解脱思想危机,更好地了解俄国的现实生活,于1890年赴苦役流放地萨哈林岛(即库页岛)考察。旅行归来后,发表长篇报告文学《萨哈林岛》 (1895),揭露了沙俄的司法和惩罚制度。189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六号病室》对整个专制制度的俄国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深刻地反映了沙俄监狱般的现实。
90年代和20世纪初是契诃夫创作的新时期,他的小说反映生活更加广阔,思想更加深刻,艺术更加纯熟。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城乡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农民的破产和贵族庄园生活的没落(《农民》,1891;《女人的王国》;1894;《三年》,1895;《出诊》,1898;《峡谷》,1900;等),而且无情地揭露了小市民的庸俗、民粹派的空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小事论”以及托尔斯泰式的不抵抗主义(《决斗》,1891;《带阁楼的房子》,1896;《我的生活》;《约纳奇》,1898;《带狗的女人》,1899;等)。从小型三部曲《套中人》、《醋栗》和《爱情》(1898)起,经过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到最后的短篇小说《新娘》(1903),贯穿一条清晰的思想线索:粉碎精神枷锁,埋葬旧的生活,向往和欢呼另一种新的生活。这反映了随着1905年革命的逼近,俄国社会气氛的变化以及契诃夫本人的思想发展和他对巨大社会变革的预感。
契诃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一生写了中、短篇小说400余篇,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之作,堪称为艺术的典范。他的思想倾向寓于对现实真实的描绘之中,叙述风格冷静客观,作品结构紧凑,行文简洁,语言凝炼。
契诃夫也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对戏剧艺术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早在80年代后半期就开始戏剧创作,写有闹剧《论烟草之害处》(1886)、《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以及大型剧本《伊万诺夫》 (1887~1889)等。90年代和20世纪初,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达到高度繁荣。《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7)、《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1904)等剧,标志着俄国戏剧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作品不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不注重情节纠葛,着重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情节不是事件发展的链条,而是人物向往行动的历史,从而揭示了社会中间阶层在历史变革前夕的思想情绪。这种社会心理剧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是外在的日常现实,一是潜在的象征隐喻。这两个层次统一在总的感情气氛之中。
契诃夫继承了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影响了青年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得烈耶夫等一代作家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