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兄弟

9216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与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他们两兄弟以相同的兴趣和经历,从青年时起,便合作研究语言学,民间文学,大量收集民间童话、传说,提出一系列学术主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格林兄弟”。他们的正

()

9216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与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他们两兄弟以相同的兴趣和经历,从青年时起,便合作研究语言学,民间文学,大量收集民间童话、传说,提出一系列学术主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格林兄弟”。他们的正科学习专业是法律学,进而在语言文学方面做出独特的重要贡献。为了探讨日耳曼的古代学,他们广泛地涉猎了传说、民间故事及语文。在民间童话方面,做了大量的搜集工作,并较早地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在1812—1815年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的故事》,被称为“格林童话”,在世界上发生广泛的影响。至今已被译成70多种文字,发行于世界各地。1816—1818年还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时,格林兄弟,以浓厚的兴趣,通过民间文学和神话的研究,创立了“神话学派”,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挖掘德意志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中古老神话的遗迹,努力发掘原始共同神话,提出一切民间文学都来源于古神话的重要论断。认为群众是文学艺术的真正创造者。1830年两人应聘到哥廷根大学担任教授及图书馆员,1837年因不满汉诺威国王违宪废宪,与另五位教授据理以抗,遂被驱逐出境。此即著称的“哥廷根七士”。1840年两人成为普鲁士学术研究院院士,并同时任柏林大学教授。格林兄弟遗下作品无数,除《格林童话》、《德国传说》外,著名的还有《德语大辞典》(生前未能竣工), 《德语文法》等。


同为语言文化学者、童话集大成者,故世称“格林兄弟”。他们同生于一个法官之家,在同一所学校学法律,后又在同一所图书馆工作,1830年同时作为教授登上哥廷根大学的讲坛,1837年因抗议国王任意破坏宪法而同时被免去教授职务,后一同到柏林大学任教直到终年,葬于同一墓地,所以 “格林兄弟”的联称也获得文学史的认可。格林兄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但1805年在海德尔堡与浪漫主义诗歌领袖人物勃伦坦诺和阿尔尼姆的交往中受其影响,怀着保存民间富有诗意鲜活的口头语的愿望,从1806年开始搜集民间童话故事。他们认为拿破仑战争的旋风将会使古老的童话故事像“火星消失在水井里,露珠消失在炎阳下”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他们怀着抢救民间文学语言遗产的责任心,不辞辛劳,坚持搜集整理数十年,并且,格林兄弟的亲人和亲戚也帮助他们,终于于1812-1815年先后分两卷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包括民间童话故事200多篇。出版后,首先是孩子们在评论家们之前热烈欢迎和肯定它们。由于民间反响强烈,该书一版再版,陆续被译成了十几种欧洲语言。到19世纪中期被译成17种文字出版,影响所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民间童话热”,遂使搜集整理本国本民族的民间童话成为一时之风。格林兄弟的成功改变了欧洲贵族对民众童话的偏见。他们的巨大成就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晰。意大利当代童话泰斗姜·罗大里说: 《儿童和家庭童话集》“是在拿破仑重压下建造起来的一座活的德语纪念碑”。而意大利童话大师依· 卡尔维诺则说:“由于格林兄弟的努力,19世纪初还依然是粗俗、平淡的民间故事,在德国浪漫主义中得到复兴。”而对于世界儿童童话,它是一部趣味盎然的案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