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222年-285年)西晋大臣、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少有建功立言之志。初仕魏,为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累迁镇西长史。入晋,任河南尹,受诏定官吏考课制度,主张去繁密而就简易,每年一考,六年总结,积优者超用,累劣者黜免。又与贾充等定律令
杜预(222年-285年)西晋大臣、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少有建功立言之志。初仕魏,为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累迁镇西长史。入晋,任河南尹,受诏定官吏考课制度,主张去繁密而就简易,每年一考,六年总结,积优者超用,累劣者黜免。又与贾充等定律令,并为之注解,与明法掾张斐的《律解》并行于世。转安西军司、秦州刺史,从征西将军石鉴讨陇右鲜卑之叛,因与鉴用兵意见分歧,遭奏劾,以侯爵赎罪。旋拜度支尚书,在朝七年,论安边,陈农要,定谷价,制课赋,又推广新式农具,奏上《二元乾度历》,于富平津建河桥,“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胸中无所不有。咸宁四年(278),继羊祜出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积极筹划灭吴。太康元年(290),与王铚、王浑等大举伐吴,他陈兵于江陵,旬日之间,累克城邑,南方州郡,纷纷归降。吴平后还镇襄阳,讲文修武,怀抚南士,又兴修水利,公私之田受益者万余亩,漕运直通巴陵(今湖南岳阳市)。他位居将帅,身不跨马,射不穿扎,行兵布阵,多用谋略,军中称之“以计代战一当万”。建功之后则著书立说,尤精《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10卷,是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收入《十三经注疏》。同时参考众家谱第,撰《春秋释例》、《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太康五年(284),征为司隶校尉,赴洛途中病卒。追赠征南志大将军,谥曰“成”。原有集十八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征南集》。《晋书》有传。
《春秋》学著作。又名《春秋左传正义》、《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音义。六十卷。杜预注本名《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往经、传各自单行,至杜预始将二者合并,兼为之注,故名集解。杜预能综观全书,以《左传》中凡例为据,故其注颇有条贯;又注重史事与典制,能以经传相互发明,所注大多剀切;注文也极简要明通。故此书行世后,汉魏诸旧注渐以淹没。但也有望文生义、疏于地理等弊。孔颖达疏本名《春秋左传正义》。
晋杜预撰,15卷。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将领、学者。曾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长于《春秋》、《左传》,此书外,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今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杜预认为《春秋》经文的条贯必出于《左传》,《左传》的义例,总归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处。皆为旧史之义例。孔子因之为《春秋》一书之正例,《春秋》另有变例与孔子自为之例。大旨以为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归总于凡,故详考经义,阐释《左传》凡例。《四库总目提要》谓:《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原书已佚,今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古经解汇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