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郎双鬓沈郎腰,君似彭篯两事饶。枕上松声疑北岱,堂前山色入西樵。
溪云遍照灵桃熟,竹杖閒围玉笋娇。近种隔江莲渐大,欲撑小艇得相招。
潘郎双鬓沈郎腰,君似彭篯两事饶。枕上松声疑北岱,堂前山色入西樵。
溪云遍照灵桃熟,竹杖閒围玉笋娇。近种隔江莲渐大,欲撑小艇得相招。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
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
于时未尝有夸诧,只说东野口不乾。
我生最迟暮,不识东野身。
能得韩老低头拜,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
前日杜子长,借我孟子诗。
三日三夜读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
旁人笑我苦若是,何为竟此故字纸。
童子请我愿去烧,此诗苦涩读不喜。
吾闻旁人笑,叹之殊不已。
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
奈何天下俱若然,吾与东野安得不泯焉。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
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
于时未尝有夸诧,只说东野口不乾。
我生最迟暮,不识东野身。
能得韩老低头拜,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
前日杜子长,借我孟子诗。
三日三夜读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
旁人笑我苦若是,何为竟此故字纸。
童子请我愿去烧,此诗苦涩读不喜。
吾闻旁人笑,叹之殊不已。
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
奈何天下俱若然,吾与东野安得不泯焉。
梳发金盘剩一窝。画眉鸾镜晕双蛾。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
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麹尘罗。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木落湖山万叶黄,乱愁深处见重阳。
絺衣只惯诗人体,酒盏全乖病客肠。
只道事随人意改,如何花作旧时香。
孤楼不作还家梦,卧听松风响夜长。
耒耜肇兴,自神农氏。稼穑滋殖,为农者始。作配明祀,奠以告虔。
万世佃渔,帝功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