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澹归韵九首 其七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七

乞食难逢宇宙清,菊花无计觅残英。正当好境有猿啸,未必愁人尽水声。

雨暗忆过三老坳,夜深还下五婆城。独持此意知多少,千尺云峰插石屏。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布谷声中雨一犁,绿蓑青笠两相宜。

陇头枉费驱牛力,旱潦年来未可期。

()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投荒此别应非远,何事殷勤唱渭城。

()
宋代张炎

淡色分山晓气浮。疏林犹剩叶,不多秋。林深仿佛昔曾游。频唤酒,渔屋岸西头。
不拟此凝眸。朦胧清影里,过扁舟。行行应到白苹洲。烟水冷,传语旧沙鸥。

()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
唐代黄滔

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
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