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人

怀良人

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译文

  满头的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自己用荆条折成了发钗别在头上,像这样的贫穷人家,世上真是少有的啊。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穿着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布裙,而今那样的衣装已经没有人再穿了。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注释

良人:古代妇女对自己丈夫的称呼。《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云朱滔时河北士人作。”

蓬鬓:如蓬草一样散乱的头发,形容相思之苦。语出《诗经·卫风·伯兮》。荆钗:用荆条做的饰品。世所稀:贫寒的家境世上少有。

胡麻:芝麻,据说只有夫妇同种,才能得到好的收成。好种:正是播种的好时候。

不见归:一作“底不归”(《全唐诗》校)。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965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2 .

怀良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小说家言,大约出于虚构。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42-1343 .

怀良人鉴赏

  此诗前两句首先描绘出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言僧也,必无可得之理。故云。”(《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葛鸦儿

葛鸦儿,唐朝女诗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她最有名的作品《怀良人》最早见于韦庄所编的《又玄集》,因此可知她大约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又从此诗的描写来看,她应该是一个贫苦的底层劳动妇女。《全唐诗》801卷收录其诗三首。即《怀良人》和《会仙诗二首》。其中《会仙诗》描写的景象颇具道家色彩,似不应出自一个普通劳动妇女之手。如此说来,她的身世愈加扑朔迷离。

葛鸦儿朗读
()

猜你喜欢

沉沉仙馆静无风,光动霄衢缥缈中。玄圃暖湔瑶草白,绿窗春绚锦机红。

皇天有道开丰稔,诗趣无边入混融。为问兔园张宴处,满堂豪客赋谁工。

()
 

清朝雅望称高年,台阁文章入浑然。青禁从容亲讲读,素书珍重问林泉。

花明别馆寻幽到,酒熟良朋取次延。寂寞山中旧游处,紫苔芜没种芝田。

()

乾坤清淑之气,蜿蟺扶舆亘西极,化作岐山之阳石鼓十。

六丁二酉铲断昆崙之瑶峰,缥缈云根堕穹碧。层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陨圆灵泣。

中虚不露疏凿文,太素犹涵混沌质。伟哉周家宣王中兴时,戈鋋彗云九县一。

明堂受朝群后来,天威不违颜咫尺。岐阳之狩载阳国之灵,王气腾霄何赫奕。

八鸾声戛秋风高,九旗光动朝暾赤。歌车攻,咏吉日。

张皇维,昭帝绩。泰山盘,石之祚。炳烈千万春,勒之贞珉古无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鸣,其体浑沦绝侣大造无痕迹。

其字遒逸宛是篆与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吉甫歌,史籀笔,制作森严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则然,金字半灭无人识。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蚀。

青城学士昔在大德初,见之林下久叹息。入朝亟为丞相言,如此至宝何可以弃掷。

大车彭彭挽致来孔庭,天地风云亦动色。我尝爱此十鼓文字奇,抚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阴数十春,春风吹愁发生白。近时再过石鼓旁,阶草蒙茸没双屐。

细看字画转么么,徙倚回廊泪沾臆。东安邓尹弹琴青桂林,议论文章脱尘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实。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书穷日力。

寄书远访石鼓文,细字满笺珠的皪。书中宛宛见高情,识者见之争爱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减吾,邓侯吾徒委琐岂复如先生,喜新厌旧犹戏剧。

吾友秦邮李希文,新来小篆亦杰出。夷门梁君子,宜苦学张颠之草书,电埽千军烂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书,每见名家如有失。朱先生,古遗直,甚欲相从不可得。

山中茅屋书满床,何时一到虚轩分半席。直须和我石鼓歌,战退苏韩入坚壁。

呜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岂惟杜预雅有春秋癖。

今人无复见古人,徒劳纸上赏遗墨。鱼目滔滔久混珍,后来此鼓谁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荆之璞,同瓦砾。古风不返天茫茫,何如烂醉林皋卧苔石。

()

闹蝶窥春花性浅。未了妆梳,小颗唇朱点。玉絮吹寒飞力软。

深深绣户珠帘掩。

厮放临时仍泥恋。一把风情,错认徐娘减。略绰晕香红半片。

阑干回首东风远。

()
 

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

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

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