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连州:治所在桂阳(今广东连县);
阳山:县名,属连州,即今广东阳山县。
烟瘴:瘴气。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
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今湖南湘潭。
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
强言:坚持说。
风物:风光景物。
建炎四年(1130),吕本中避乱南行,至连州。这首诗是他离开连州北归时作,抒发的是流亡途中的愁苦心情。
参考资料:
1、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 第784-785页
首句点题,说明自己行程。“烟瘴”二字,切岭南气候,暗示自己因为避乱到连州,过着很艰苦的生活。次句具体写流亡生活对自己身体的摧残,连用“疾病”、“衰颓”、“不堪”三词,突出环境的恶劣,也隐隐将自己对国事的忧愁略加表露,语意低沉深挚。历来诗人都喜欢把情感寄托在对风物的吟咏之中,这两句诗切定“烟瘴”,从而直述种种不堪,也是采用这一手法。
三、四句笔锋忽转,不再写自己,转说小儿女不知道是逃难,坚持说眼前的景物比江南还好。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颇见构思之苦。诗以“避地”二字为主脑。眼前的风光,未必不如江南,关键是诗人此番是逃难而来,他又是江南人,见惯江南景色,如今颠沛流离,心情不佳,遥望故乡,战火不息,他怎会对眼前的景色赞赏呢?他又怎么会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秀丽景色呢?反过来,儿女年幼,没有大人那样的忧愁,自然感觉不同,说眼前的景色胜过江南。诗人这样写,正是通过小儿女的不解事,反衬自己的忧思,所以用“强言”二字为小儿女定位,道出心中无限凄楚。苏轼《纵笔》“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将心中的感慨借小儿的误会诉出,寓庄于谐,兴味无穷;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直接说小儿女无知,表示自己悲伤。吕本中这首诗也通过小儿女的不懂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取径不同,仍然很有可能是受了前人的启发。
诗前两句从正面直说,写得很凝重压抑;后两句从侧面衬托,表面上作轻描淡写,实际上将原本的痛苦渲染得更加深沉。吕本中诗自附于江西诗派,讲究“悟入”、“活法”,这首诗写得沉浑老成,就是从杜甫诗入径,而加上了自己的变化。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虚轩看雪晓光微,却忆淮西破贼围。春瓮旋开千日酒,海尘不染六铢衣。
天寒紫塞黄云合,风急苍江白雁飞。高卧忽闻佳客至,衣裳颠倒出荆扉。
水村几曲路斜分,烟寺西边访隐君。白昼暄风吹酒醒,青林啼鸟隔溪闻。
一竿好钓矶头雨,双㹀谁耕洞口云。碧柳红桃满春色,那堪归思转纷纷。
白波滉荡摇青天,隔江打鼓是官船。天涯渐与故人远,客怀寥落秋风前。
斗标建子仲冬月,晓天云掩残月魄。满城霜气利如刀,敝褐蒙头出不得。
旭日无光风伯怒,冰合水泉厚地裂。凭高旷望目力超,瀚海天山千丈雪。
波涛永閟蛟龙宫,原野深藏狐兔穴。南山榛栗尽枯死,出猎何人驰驷驖。
俄顷风收氛翳开,万里云天清帖帖。青旗飐飐酒家楼,杖头恰有钱三百。
何物小儿为侣俦,座上能诗有仙客。月斜醉倒花树下,铜龙漏下五十刻。
斗标建子仲冬月,晓天云掩残月魄。满城霜气利如刀,敝褐蒙头出不得。
旭日无光风伯怒,冰合水泉厚地裂。凭高旷望目力超,瀚海天山千丈雪。
波涛永閟蛟龙宫,原野深藏狐兔穴。南山榛栗尽枯死,出猎何人驰驷驖。
俄顷风收氛翳开,万里云天清帖帖。青旗飐飐酒家楼,杖头恰有钱三百。
何物小儿为侣俦,座上能诗有仙客。月斜醉倒花树下,铜龙漏下五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