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参考资料:
1、金菊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1-13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199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琴堂清,文窗窈窕云霞明,七弦弹出太古意。光风绕郭流,春声满天地,泛羽浮宫荡和气。
惟侯之政廉而仁,敷鬯惠慈湔暴厉。惟公之心公而丕,擿发伏奸施恺悌。
视民如伤民德之生意,昭融一时写作琴中趣。堂上琴,音沉沉,玄猿抱月啼空林。
琴上弦,声渊渊,老蛟卧雨吟寒泉。有时拂轸青松边,白云飞来清可怜。
有时度曲香案侧,水沉郁郁飘晴烟。此琴不是相如之所蓄,此琴不是伯牙之所传。
乃是当时子贱古遗物,置之兹堂今几年。县庭无事简书静,抱琴危坐心悠然。
古风寥阔不可续,侯也直须为奏周诗三百篇。世虽久乏知音者,时复鼓之聊以陶吾天。
驰声海内永不朽,七闽山水万古增光妍。我欲学琴恨无缘,我欲买琴苦无钱。
山空月白琴响绝,把杯长啸天风前。
琴堂清,文窗窈窕云霞明,七弦弹出太古意。光风绕郭流,春声满天地,泛羽浮宫荡和气。
惟侯之政廉而仁,敷鬯惠慈湔暴厉。惟公之心公而丕,擿发伏奸施恺悌。
视民如伤民德之生意,昭融一时写作琴中趣。堂上琴,音沉沉,玄猿抱月啼空林。
琴上弦,声渊渊,老蛟卧雨吟寒泉。有时拂轸青松边,白云飞来清可怜。
有时度曲香案侧,水沉郁郁飘晴烟。此琴不是相如之所蓄,此琴不是伯牙之所传。
乃是当时子贱古遗物,置之兹堂今几年。县庭无事简书静,抱琴危坐心悠然。
古风寥阔不可续,侯也直须为奏周诗三百篇。世虽久乏知音者,时复鼓之聊以陶吾天。
驰声海内永不朽,七闽山水万古增光妍。我欲学琴恨无缘,我欲买琴苦无钱。
山空月白琴响绝,把杯长啸天风前。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
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
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
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
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
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
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
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
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
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
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