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花作县。
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
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
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
投沙吊楚臣。
河阳花作县。
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
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
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
投沙吊楚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青田九楼山舟中作
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绕篷窗六曲屏风面。似丹青辋川,是神仙洞天,隔云树人烟,试看玉溪边,恐有桃花片。
花陌千条,珠帘十里,梦中还是扬州。月斜河汉,曾记醉歌楼。谁赋红绫小砑,因飞絮、天与风流。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
新秋。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问殷勤何处,特地相留。应念长门赋罢,消渴甚、无物堪酬。情无尽,金扉玉榜,何日许重游。
花陌千条,珠帘十里,梦中还是扬州。月斜河汉,曾记醉歌楼。谁赋红绫小砑,因飞絮、天与风流。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
新秋。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问殷勤何处,特地相留。应念长门赋罢,消渴甚、无物堪酬。情无尽,金扉玉榜,何日许重游。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少室岩前,雪霜凛凛。齐腰独立,徒自苦疲。
七日不逢,一场懡㦬。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只履西归,远之还矣。
遥怜李太白,吟望瀑布水。不知三峡流,翠洒虚烟里。
雄声雷雨骤,远响松风靡。谁留千丈虹,长在云根倚。
遂令车马来,朗瞻楼殿启。明明银色界,浩浩蟾波洗。
居中梵天众,闻思悟玄理。长老乃摩诘,取供在弹指。
普薰毛孔香,真宝超凡鄙。病夫寄一榻,清泠濯心耳。
飘然睡乡去,策杖中夜起。不能跨鲸鱼,挥笔信非美。
遥怜李太白,吟望瀑布水。不知三峡流,翠洒虚烟里。
雄声雷雨骤,远响松风靡。谁留千丈虹,长在云根倚。
遂令车马来,朗瞻楼殿启。明明银色界,浩浩蟾波洗。
居中梵天众,闻思悟玄理。长老乃摩诘,取供在弹指。
普薰毛孔香,真宝超凡鄙。病夫寄一榻,清泠濯心耳。
飘然睡乡去,策杖中夜起。不能跨鲸鱼,挥笔信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