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
万人拥坐听潮音,宝刹曾迂玉驾临。佛法晓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钟山坐处花频雨,练浦归时树欲阴。拟问楞伽嗟已别,楚江飞锡暮沉沉。
萬人擁坐聽潮音,寶刹曾迂玉駕臨。佛法曉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鐘山坐處花頻雨,練浦歸時樹欲陰。拟問楞伽嗟已别,楚江飛錫暮沉沉。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明代。高启。
万人拥坐听潮音,宝刹曾迂玉驾临。佛法晓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钟山坐处花频雨,练浦归时树欲阴。拟问楞伽嗟已别,楚江飞锡暮沉沉。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创作背景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鉴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一难已饱毒手,反顾又欲其馀。
大贫得陇望蜀,小贫取熊兼鱼。
一難已飽毒手,反顧又欲其馀。
大貧得隴望蜀,小貧取熊兼魚。
幢幢云树秋,黄叶下山头。虫响夜难度,梦闲神不游。
窗灯寒几尽,帘雨晓阶愁。何以禅栖客,灰心在沃州。
幢幢雲樹秋,黃葉下山頭。蟲響夜難度,夢閑神不遊。
窗燈寒幾盡,簾雨曉階愁。何以禅栖客,灰心在沃州。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菊露晴黃,楓霜晚翠。重陽氣候偏如此。異鄉牢落怕登臨,吾家落照飛雲是。
舉扇塵低,脫巾風細。靈苗醫得人憔悴。燈前點檢欠誰人,惟有斷鴻知此意。
芒屩年来渐嬾穿,闭门日日只高眠。
今朝出送张夫子,借得南邻放鸭船。
芒屩年來漸嬾穿,閉門日日隻高眠。
今朝出送張夫子,借得南鄰放鴨船。
屋是第一把,门是柴一束。
是间著宇宙,太仓半粒粟。
五闻陈家扉,样似陶家屋。
孤松不须双,五柳何用六。
竹篱东复东,添种数丛菊。
剩肯蚕皈来,盈尊酒初绿。
屋是第一把,門是柴一束。
是間著宇宙,太倉半粒粟。
五聞陳家扉,樣似陶家屋。
孤松不須雙,五柳何用六。
竹籬東複東,添種數叢菊。
剩肯蠶皈來,盈尊酒初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