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文忠后,卢陵世代深。青年宜带印,白日但鸣琴。
浩荡春阳泽,雍容太古音。一亭崇礼教,百里动讴吟。
露冕朝氛净,褰帷午树阴。风云飘逸气,山水写冲襟。
桃李清官舍,棠梨罥客簪。昔闻常衮化,今识子游心。
高士恒分榻,贫人屡赐金。所希金石刻,千古作佳箴。
令尹文忠后,卢陵世代深。青年宜带印,白日但鸣琴。
浩荡春阳泽,雍容太古音。一亭崇礼教,百里动讴吟。
露冕朝氛净,褰帷午树阴。风云飘逸气,山水写冲襟。
桃李清官舍,棠梨罥客簪。昔闻常衮化,今识子游心。
高士恒分榻,贫人屡赐金。所希金石刻,千古作佳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门前杨柳二三月,枝条绿烟花白雪。
呼僮羁我果下骝,欲寻南冈一散愁。
绿冈初日沟港净,与我门前绿相映。
隔淮仍见袅袅垂,伫立怊怅去年时。
杏花园西光宅路,草暖沙晴正好渡。
兴尽无人檝迎我,却随倦鸦归薄暮。
门前杨柳二三月,枝条绿烟花白雪。
呼僮羁我果下骝,欲寻南冈一散愁。
绿冈初日沟港净,与我门前绿相映。
隔淮仍见袅袅垂,伫立怊怅去年时。
杏花园西光宅路,草暖沙晴正好渡。
兴尽无人檝迎我,却随倦鸦归薄暮。
纸上见精魂,展卷千年如晤。阅尽人间兴废,作书生狂语。
年来谁解惜斯人,骏骨掩黄土。楼外斜阳西匿,更漫天风雨。
庭院春回白昼迟,飞花片片逐游丝。相看莫向风前舞,留得馀香扑酒卮。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炎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炎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