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墨客鐘張侶,材高吳越珍。千門來谒帝,驷馬去榮親。
吏邑沿清洛,鄉山指白蘋.歸期應不遠,當及未央春。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唐代。綦毋潜。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创作背景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鉴赏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徙家城市去,不为故人留。
种菊应无地,观山合起楼。
别来通讯少,春至作诗不。
池上双柽绿,孤吟我正愁。
徙家城市去,不為故人留。
種菊應無地,觀山合起樓。
别來通訊少,春至作詩不。
池上雙柽綠,孤吟我正愁。
一自移家禹会村,十年不出草堂门。旧时桑梓今看尽,夜夜九山劳梦䰟。
一自移家禹會村,十年不出草堂門。舊時桑梓今看盡,夜夜九山勞夢䰟。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玉琴虛下傷心淚。隻有文君知曲意。簾烘樓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裡。惆怅王孫行未已。天涯回首一銷魂,二十四橋歌舞地。
花里传觞飞羽过。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素手转罗酥作颗。鹅溪雪绢云腴堕。
七盏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
花裡傳觞飛羽過。漸覺金槽,月缺圓龍破。素手轉羅酥作顆。鵝溪雪絹雲腴堕。
七盞能醒千日卧。扶起瑤山,嫌怕香塵涴。醉色輕松留不可。清風停待些時過。
花幕高烧烛,兽炉深炷香。寒色上楼阁,春威遍池塘。多情天孙罢织,故与玉女穿窗。素脸浅约宫装。风韵胜笙簧。
游冶寻旧侣,尊酒老吾乡。清歌度曲,何妨尘落雕梁。任瑶阶平尺,珠帘人报,剩拼酩酊飞羽觞。
花幕高燒燭,獸爐深炷香。寒色上樓閣,春威遍池塘。多情天孫罷織,故與玉女穿窗。素臉淺約宮裝。風韻勝笙簧。
遊冶尋舊侶,尊酒老吾鄉。清歌度曲,何妨塵落雕梁。任瑤階平尺,珠簾人報,剩拼酩酊飛羽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