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起得髯苏,早岁亦不偶。晚乃持一麾,幡然重出守。
是时黄流溢,诸吏咸掣肘。公独能制之,狂澜障以手。
欲弭鲸鲵灾,甘为牛马走。水患乃立平,前此实未有。
天子嘉其功,上表特称寿。至今被遗泽,民物庆康阜。
迹与昌黎殊,文行均不朽。我来丛祠下,再拜酹杯酒。
俯仰千载间,二贤堪尚友。
继起得髯苏,早岁亦不偶。晚乃持一麾,幡然重出守。
是时黄流溢,诸吏咸掣肘。公独能制之,狂澜障以手。
欲弭鲸鲵灾,甘为牛马走。水患乃立平,前此实未有。
天子嘉其功,上表特称寿。至今被遗泽,民物庆康阜。
迹与昌黎殊,文行均不朽。我来丛祠下,再拜酹杯酒。
俯仰千载间,二贤堪尚友。
嵇曾筠(1670—1738年),字松友,号礼斋,江苏无锡人。清朝官员,著名水利专家。康熙四十五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河南巡抚、兵部侍郎、河南副总河、河道总督,视国事如家事。知人善任,恭慎廉明,治河著绩。用引河杀险法,节省钱财。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出为浙江总督。乾隆三年,以为内阁学士。四年,卒于家,终年六十九岁,追赠少保,谥号文敏,入祀贤良祠。著有《防河奏议》、《师善堂集》。
回身去,花底步迟迟。屏角但看留旧影,琴心没处托微词。
无可奈何时。
宿雨洗空台榭莹。下尽珠帘寒未定。花开花落几番晴,春欲竟。愁未醒。池面杏花红透影。
一纸短书言不尽。明月清风还记省。玉楼香断又添香,闲展兴。临好景。心似乱萍何处整。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
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
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
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
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岳镇巍峩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
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
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犬嘷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犬嘷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