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 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维能象个人样。但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花花公子郭纯等的引诱下,却染着一身流氓气。他品行恶劣,灵魂腐朽,欺侮女学生,帮郭纯打架。最后包国维被学校开除了,老包的理想落空,再加上债主索债,终于昏倒在地。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庸俗的“向上爬”心理,但笔触却深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社会的病象和矛盾之中。老包忠厚善良,不乏老式市民的传统品德。但又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期望儿子爬上去。这个人物属于旧时代的遗迹。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下,已变成洋场恶少式的小市民。他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只希望通过向郭纯讨好、献媚, 爬到郭纯们的行列之中。父子两代小市民虽然都极力想“向上爬”,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却形成明显的矛盾。小说形象地说明,在日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都市里,老一代小市民不能爬上去,新一代小市民也更加堕落。作品特别善于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剖析人物的心理,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在针砭
理学著作。北宋邵雍著。1卷。其书设为问答,以发明义理。所言虽大抵习见之谈,然亦不乏精彩之处。朱熹认为:“其间尽有好处,非康节不能著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五)。对天地构架成因有独到见解,非止于阴阳消长的推论。明杨慎《铅丹总录》尝摘驳其中几条,恐未必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