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颇

黄颇(?~?),字无颇。江西宜春人。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卢肇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二十二人。试题有《风不鸣条诗》。 黄颇与状元卢肇是同乡,黄颇家境富余,卢肇自幼贫苦。二人同日同路结伴赴举,当地官员于离亭置酒饯行,只请黄颇一人。卢肇只好骑着小毛驴默默前行,黄颇在亭内赏乐饮酒,卢肇却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苦苦等待。后来“卢肇、黄颇同游李卫公门下。王起再知贡举,访二人之能,或曰卢有文学,黄能诗。起遂以卢为状头,黄第三人。” 黄颇官监察御史。作《受命于天说》,事迹不详。 ►黄颇的诗文(3篇)

()

轶事典故

  宴请茫然避状元 ——卢肇被强请看龙舟究竟说什么

  人们如果在发迹前便已得到有关人士的青睐,那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极为荣幸之事。而这样赏拔未曾发迹者的人,却是需要有很好的眼光的;可惜有眼光的人极为稀缺,这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卢肇,字子发,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跟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但当地的太守却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事先“拉关系”套近乎,特地摆设了丰盛的宴席来热情招待,而置跟黄一同赴考的卢于不顾。见此情景,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卢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有暗暗地叹了口气儿,心想这还能说些什么呢?“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

  事实上,卢肇在乡里时便有着极为高昂的志向。一次在送弟弟去读书时,他就曾经写有七绝诗以明心志云: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艰难困苦自然阻拦不了他那奋发图强的进取心,即使在一些登山访问寺庙这样极其普通的事情里,他也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和想望: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对于比他年纪轻得多的弟弟,卢肇心中便觉得该写首诗来劝慰劝慰才是。只是对于他自己,那“白日耕田夜读书”的勤苦生涯,固然也就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此即便在写作《杨柳枝词》这咏物诗时,他也坚持认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但现在,眼前这位势利的太守大人却把自己冷落在了一边,竟去单独邀请跟自己相识的黄颇赴宴,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卢肇吗?我卢肇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我有文才,有志向,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呢!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奋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就在第二年,也就是会昌三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京城传到了宜春:卢肇已经顺利考取状元了!去年那位并未邀请卢肇赴宴的太守自然慌了手脚,知道卢肇近日就要回家省亲,遂急忙赶到了城郊迎接卢肇驾临。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坚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不由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其中有如下句子说:

  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①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一事,事实上,它就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现在,人们把一些体育活动称之为锦标赛的,大概与此就颇有渊源关系。

  按:① 人,《唐摭言》与《唐诗纪事》均作“刚”,然以意揆之,当以“人”为是。 编者按:以上内容完全本于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宴请茫然避状元——卢肇被强请看龙舟究竟说什么》。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千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处酬。

()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

五纬起祥飙,无声瑞圣朝。稍开含露蕊,才转惹烟条。密叶应潜变,低枝几暗摇。林间莺欲啭,花下蝶微飘。初满沿堤草,因生逐水苗。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