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支遁的诗文(19篇)
《世说新语》记载之盾曾养马养鹤,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有人送给高僧支遁五十两黄金和一匹骏马。他处理这两件事物的方法与众不同,把黄金送了人,却把马留下来饲养,而且时时前往观看。以世俗的观点长看,黄金可以生利息,而马却要吃草料,何不把黄金留卜而把马匹遣发?怪不得世俗之人都说支遁不善处理事物。支遁却笑着说:“他们哪里知道?贫道爱其神骏之性耳!”“神骏之性”是名马的一种了不起的英骏共相,这是百支遁以一个艺术欣赏的角度爱马赏马的超人之处。《神骏图》描绘的是支遁爱马的一个场面。
《神骏图》是一件绢本重彩中国画,工笔画人物、海水和树石。画的右边一僧人坐岸边石床之上,身着架裟,肩负锡杖长达地面,此人就是支遁。支遁对面坐一士人,侍立者为西域奴仆,臂上立一雄鹰。三人都正凝视着迎面踏浪而来的骏马。马上骑者为一散发童子,手执木杆,欣然自得;马无缰绳鞍鞯,昂首健步,渡海如履平地,迎面驰骋。画中,马的骏健,人的凝眸,都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他的生平习好,也带著当时名士所共同具有的风趣。《世说新语》记载他曾养马养鹤,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错。《广弘明集》收录他的古诗二十多首,其中有些也带著浓厚的老庄气味。支遁在内典之中,对《般若经》下的功夫最深。他在出家以前,就曾研究过《般若》。後来又经常辩论、讲诵《般若》。他所著的论文中可视为支遁般若义的代表作是《即色游玄论》。此论已经亡佚,在慧达《肇论疏》中有所证引∶“吾以为即色是空,非绝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而恒寂也。”《中论疏记》引《山门玄义》,文字上稍有不同∶“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虽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而寂。”其义又见於《支遁集·妙观章》∶“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有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他这些话的大意是∶所谓色不自色者,即明色法无有自性。亦即谓其色虽有,而自性无有,亦即是空。无体,故曰∶“色复异空”。非别有空,故曰∶“色即是空”。既主色无礼,无自性,则非色象灭坏之後,乃发现空无之本体,故曰∶“非色灭空”。後人对即色义虽有不同的看法,但支公所论要不失为一家之言。
他又著有《释即色本无义》、《道行指归》(并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原书已经亡佚,但由书名推测,一定也是解释《般若》的作品。此处还有《圣不辩知论》、《辩三乘论》、《释蒙论》等,也都亡佚。他又曾就大小品《般若》之异同,加以研讨,作《大小品对比要钞》。但原书也不存在了。《出三藏记集》卷八还保存著这部书的序。
此外,他也曾注意过禅学,撰写过《安般经注》及《本起四禅序》。又曾致力於《本业经》,《出三藏记集》收录他的《本业略例》、《本业经注序》。又曾讲过《维摩诘经》和《首楞严经》。
他又是主张顿悟的一个人,南齐刘《无量义经序》论顿悟说∶“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法师传》∶“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於七住。”由于他主张到第七地生起顿悟,七地以上尚须进修,因此又称为“小顿悟”。如慧达《肇论疏》说∶“第二小顿悟者,支道林师云,七地始见无生。”
他的集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八卷,加注说∶《梁十三卷》。《唐书·艺文志》作十卷。可是到了清初的《读书敏求记》和《述古堂书目》就都作两卷了,可见此书缺佚已久。
现存的清光绪年邵武徐氏刊本《支遁集》有两卷,附补遗一卷。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东晋高僧,陈留人,善草隶,好畜马。魏晋时代,玄学流行,名士清谈,蔚然成风,支遁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年曾着《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
约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他出生在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幼年时期即流寓江南。在京城建康时,他同一些名士如王蒙、殷融等有来往,并备受赏识。在馀杭山隐居时,他研究《道行般若》等经典。二十五岁出家。其後他回到吴地建立了支山寺。
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极盛行,佛教僧侣有的也加入了清谈的行列,佛经也成了名士们的清谈之资,而支遁几乎是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因而支遁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名士也喜欢和他来往,并且非常推崇他。在以记载清谈家言行为主的《世说新语》中,关于支遁的记载就有四十多条。支遁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清谈家条件杂揉老释的僧人,他对於清谈家最为宗奉的典籍《庄子》更有独到的见释。对于《庄子》的《逍遥游》篇尤能独抒己见,曾为当时名士王羲之等所欣赏。
後来他去剡地(今浙江嵊县)经会稽郡时,与王羲之晤面,王请他住在灵嘉寺。以後移到石城山,立栖光寺。晋哀帝即位(362年)以後,曾屡次派人徵请。他于是又到建康,住在东安寺。在晋京停留将近三年,上书请求回山,哀帝应允并给了他很优厚的馈赠和照顾。太和元年(366年)去世,年五十三岁。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恭逢晋代支遁法师圆寂纪念日。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
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
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
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怕无所营。
玄根泯灵符,神条秀形名。圆光朗东旦,金姿艳春精。
含和总八音,吐纳流芳馨。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
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
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
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
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怕无所营。
玄根泯灵符,神条秀形名。圆光朗东旦,金姿艳春精。
含和总八音,吐纳流芳馨。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
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偃蹇收神辔,领略综名书。
涉老咍双玄,披庄玩太初。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涂。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偃蹇收神辔,领略综名书。
涉老咍双玄,披庄玩太初。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涂。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