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耒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潘耒的诗文(35篇)

()

人物生平

  顺治三年(1646),潘耒出生于江南吴江县(今属江苏苏州)的一家书香门第。六岁丧父,依兄潘柽章生活。潘柽章,字圣木,号力田,康熙二年(1663)因浙江南浔庄廷鑨明史案牵连,与吴炎同被凌迟于杭州弼教坊。其嫂沈氏流放就道,时耒年仅十七,徒步送之。沈氏流放至广宁(辽宁省北镇县),中途流产,服药自杀。耒曾有《恸哭七十韵》《阁谷歌》《度关曲》三首诗为其兄所遭庄史之祸而作。

  潘耒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过目不忘,曾先后受业于长兄柽章、吴炎、王锡阐、徐枋、顾炎武等著名学者,博通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嗜好收藏砚台,并根据砚的形状、质地,分刻铭文,闲睱独自把玩,自得其乐,人称其有“石癖”。

  康熙十七年(1678)清政府诏举“博学鸿儒科”,潘耒为左谕德卢琦和刑部郎中谢重辉交章推荐。试后,潘耒名列二等第二名,以布衣身份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修纂,主纂《食货志》六卷。潘耒在京为官五年,其间,除参修《明史》外,又被康熙帝亲自简拔为日讲起居注官,出任会试考官,分校礼闱。他对于时政亦多有建白,后因精敏敢言,无稍逊避为忌者所中,以浮躁降职,后因母忧归,遂不复出。康熙三十四年(1695),在福建建阳将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卷本刻版行世,潘耒在《日知录》原序曰:“当代文人才子甚多,然语学问者,必敛衽推顾先生”,并谓此书“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

  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康熙南巡,复耒原官,越三年,皇帝又南巡,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耒,耒曰:“止止止,吾初志也,吾分也。”并附一首《老马行》以谢,竟不复出。

  潘耒晚年崇信佛学,好山水,遍游天台、雁荡、武夷、黄山诸名山,为文记之,名篇有《游南雁荡记》、《火焰峰》、《天柱峰僧饷黄独》、《仙居诸山游记》等。

崖山尚住宋遗民,文陆当年事苦辛。穷海不春犹正朔,孤航无主自君臣。

忠魂郁作潮头怒,浩气蒸成蜃阙新。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

数行墨牒只身归,叹息家园事总非。门巷凋残馀燕垒,亲朋零落半鹑衣。

难寻手泽书千卷,且拜荒阡树十围。野老村童争拥看,乌头能白世间稀。

()

孤亭临望尽重溟,天水相摩不断青。日跃半洋皆紫电,潮来大地一浮萍。

鹏游世界原空阔,蜃吐楼台自杳冥。何必褰裳慕蓬岛,当知此地即珠庭。

()

燕山晋塞早凭陵,老去丘园自枕肱。奉母安期蒲九节,著书弘景阁三层。

琴心久歇辞谣诼,龙性初驯避弋矰。终竟才人须学道,才华减处道缘增。

()

梦想流人紫塞边,每依雁候祝南旋。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人痛嵇康罹横夭,天哀李燮予生全。乡音无改容颜肖,破涕应知慰九泉。

()

百尺高眠四海空,沧溟文坫夙称雄。生平娄水埙篪应,死耐虞山玉石攻。

盛世才华容傲睨,达人官爵谢牢笼。清严标格依稀在,华鹊苍寒落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