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译文

敦煌郡的太守既才且贤,郡中太平无事高枕而眠。

太守到来高山涌出泉水,黄沙地上农人安心种田。

敦煌白发老人年高望重,衷心挽留太守连任几年。

城头月儿东升星斗满天,后庭早已排下豪华酒筵。

美女浓妆艳抹容颜正美,侧垂高高发髻头插全钿。

醉坐烛前玩起藏钩之戏,不知钩儿藏在哪个地方?

为您手中握起珊瑚之鞭,带着醉意射中半段金钱,其中乐趣奇特难言!

注释

敦煌:唐郡名,地处河西走廊西风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太守:即郡太守,地方行政长官。后庭:内室。

高枕眠:高枕而眠,指对所理之事无忧无虑,十分放心。

⑶太守”二句:这里似借张守珪开垦敦煌故事来歌颂太守的政绩。据《新唐书·张守珪传》载:开元年间,以瓜州(即敦煌)为都护府,命张守珪为都督。郡内土地充满荒沙,十分贫瘠,而水渠又全被毁坏。张守珪暗中向上天祷告,有一天山水忽然来到,筑造堤防的树木也顺流而来,于是筑堤开渠,耕种者义同以往一样安心耕作了。碛:沙地。

耆(qí)旧:年高望重之人。鬓皓然:鬓发雪白。皓,白。

更五年:即连任。唐制,地方官五年而任满。

曲房:即题目所说“后庭”。锦筵:精美豪华的酒筵。

侧垂高髻:高挽发髻,垂向一旁,似为当时流行发式。金钿:金制的首饰。

藏钩:古时的游戏。《艺经》:“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胜负”。以一钩藏在数人之手,由当局者猜射。

若个:哪个。

珊瑚鞭:以珊瑚为装饰的马鞭。

射:猜度。半段黄金钱:似指金钩。

偏:奇特。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5-96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81-184

敦煌太守后庭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西行抵达敦煌后的作品,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可能是参加了敦煌太守的一次宴会,因而这里所记叙的是敦煌太守的政绩和宴会进行的情景。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5-96

敦煌太守后庭歌鉴赏

  前一部分六句着重颂扬敦煌太守的政绩。从三个角度写。前两句从太守自身角度写。首句直接点出颂扬对象及他的才能和贤德,即才德兼备。次句既用“郡中无事”写辖境地方太平,又以“高枕眠”写太守从容自如,举重若轻,其中又颇含高士的雅致,从而以具体形象补足上句“才且贤”。从“太守到来山出泉,黄沙园里人种田”两句所勾划的和平劳动、安后乐业的图景中,可以看到太守的政绩是卓著的,他又是怎样的“才且贤”,这是从政治角度写的。后两句从百姓反映的角度写。诗人着意选取了那些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敦煌耆旧”,写他们对太守的看法。他们饱经沧桑,有丰富的阅历,有前后的比较,是敦煌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能够获得他们的衷心拥戴,对太守的政绩无疑是个极有力的烘托。通过以上六句层次分明、周到而又得体的赞扬,敦煌太守的“才且贤”已被写得十分突出。

  诗的后半部分写后庭酒筵场面。也分别从各个方面来铺写。先写酒筵的环境:月出城头,星斗满天的良宵。次写写席间陪酒的美女,着重写她们打扮的艳美,以衬托“锦筵”二字。而醉后游戏场面写得很细致,很有兴味;最后以“此中乐事亦已偏”作总的归结。这段描写,既注意到酒筵的时间顺序,又注意到酒筵的各个方面;筵前的气氛轻松恰悦,筵中和醉后写得气氛热烈。诗人经历了长途跋涉来到敦煌,在这样一个塞外晴朗的月夜,参加了这样一个筵会,因而诗人的心情是极欢快的。

  岑参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当地人民安居乐业而欣慰的感情,也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地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但诗人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太守到来”。地方官的能政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固然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民的劳动,诗人这里的称颂未免有过份之处。而且,把后幅描绘的花团锦簇的酒笼与前幅“黄沙破里人种田”相对照,就表现了作者阶级意识的流露。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朗读
()

猜你喜欢

清代姚鼐

泰山北面寒岩谷,曾逐溪声就朗公。莫道出山泉竟去,举头长在碧云中。

()

日月回环,莽乾坤、又成一岁。自古来、史称董狐,智夸曹刿。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盼叶公、指日驾真龙,翱天际。

管弦杂,咸池美。泥沙混,奔腾水。岂方针二百,卫巫能会。

宋玉漫夸风赋好,卞和宁惜荆山泪。待来春、踏雪步荒湖,梅花媚。

()
宋代陆游

篮舆随意出衡门,日已沉山野未昏。

小市丛祠湖上路,短垣高柳埭西村。

麦苗极目无闲土,塘水平堤失旧痕。

明诏裕民闻屡下,老农何以报君恩?

()
宋代曾纡

山光冷浸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卧对白萍洲。欹眠数钓舟。
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老病独醒多。如此良夜何。

()
宋代李廌

佳花香蔼蔼,老柏意萧萧。

如何苍翠质,许附繁柔条。

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

愿托岁寒心,凌虚上烟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