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傳

六一居士传朗读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則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号。此莊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餘将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極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衆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願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複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

  已而歎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将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複何道哉!”

  熙甯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

譯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谪到滁州山鄉時,自己以醉翁為号。年老體弱,又多病,将要辭别官場,到颍水之濱頤養天年,便又改變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麼?”居士說:“我家裡藏了書一萬卷,收集收錄夏商周三代以來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張琴,有一盤棋,又經常備好酒一壺。”客人說:“這隻是五個一,怎麼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老去,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着說:“您大概是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号。這正像莊子所譏諷的那個害怕影子而跑到陽光中去的人;我将會看見您(像那個人一樣),迅速奔跑,大口喘氣,幹渴而死,名聲卻不能逃脫。”居士說:“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也知道我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号,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客人說:“你的樂趣怎麼樣呢?”居士說:“我的樂趣可以說得盡嗎!當自己在這五種物品中得到意趣時,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見,迅雷劈破柱子也不驚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響九韶音樂,在涿鹿大地觀看大戰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樂和舒适。然而常常憂慮不能在這五種物品中盡情享樂,原因是世事給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兩件,官車、官服、符信、印绶從外面使我的身體感到勞累,憂患思慮從裡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憊,使我沒有生病卻已經顯得憔悴,人沒有老,精神卻已衰竭,還有什麼空閑花在這五種物品上呢?雖然如此,我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發出恻隐之心哀憐我,賜還我這把老骨頭,讓我能夠和這五種物品一起回歸田園,差不多就有希望實現自己素來的願望了。這便是我記述我的樂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說:“您知道官車、官服、符信、印绶勞累自己的身體,卻不知道這五種物品也會勞累心力嗎?”居士說:“不是這樣。我被官場拖累,已經勞苦了,又有很多憂愁;被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慶幸沒有禍患。我将選擇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來,握着手大笑說:“停止辯論吧,區區小事是不值得比較的。”

  辯論之後,居士歎息說:“讀書人從年輕時開始做官,到年老時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歲就退休的人。我素來羨慕他們,這是我應當離職的第一點理由。我曾經被當朝任用,但最終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二點理由。強壯時尚且如此,現在既老又多病,憑着難以支撐的身體去貪戀過多的職位俸祿,這将會違背自己平素的志願,自食其言,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三點理由。我有這三點應當離職的理由,即使沒有這五種物品,(我)離職也是應當的,還要再說什麼呢!”

  熙甯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注釋

初谪滁山:慶曆六年(1046),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時年四十歲。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甯元年(1068),歐陽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陽市)修建房屋,準備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遺文:指歐陽修所收集的鐘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歐陽修撰有《集石錄》,為在國現存最早的著錄金石的專著。

逃名:避名聲而不居。

此莊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莊生,指莊子。诮,譏笑。

志:記,标記。

“泰山”二句:以為心有專注,不聞外物。語本《鹖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九奏:即“九韶”,虞舜時的音樂。

閱大戰于涿鹿之原:《史記·五帝本紀》記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隧擒殺蚩尤事。

軒裳珪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車駕,所着服飾,所執玉闆,所佩印绶,總指官場事物。

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

乞其身:要求退休。

一日:一旦,終有一天。

賜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幾:大概,差不多;或許可以。

佚:安逸,安樂。

置之:放在一邊。

區區:形容事小。

不待七十:古代規定官員七十歲退休(“緻仕”“緻政”),歐陽修寫本文時為六十四歲,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為自解。

用于時:指出仕。

無稱: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

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違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說話不算話。歐陽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時,已萌歸田退休之意。後在《歸田錄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榮寵,而優遊田畝”的心願。素志,一向的志向。

負:具有。

參考資料:

1、曲德來.唐宋八大家散文 廣選 新注 集評 歐陽修卷:遼甯人民出版社,1996:443-446

2、陳振鵬 張培恒.古文鑒賞辭典(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2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