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牢记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

  • 中文名惊蛰
  • 外文名Awakening of Insects
  • 别    名启蛰
  • 代表寓意天气回暖,生机盎然
  • 气候特点春雷乍动、雨水增多
  • 所属季节春季
  • 时    间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
  • 前一节气雨水
  • 后一节气春分
  • 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
  • 风俗食物“炒虫”、生梨
  • 农事活动开始春耕
  • 养    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
  • 三    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 属    性二十四节气的二月节令

惊蛰什么时候

2022年惊蛰时间:2022年3月5日 22:43:34,农历 二月(小)初三。

2023年惊蛰时间:2023年3月6日 04:36:02,农历 二月(大)十五。

惊蛰意思

惊蛰英文翻译:theWakingofInsects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时,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蛟龙。”

惊蛰三候

桃始华:红,自此渐盛。

仓庚鸣:黄鹂叫鸣。

鹰化为鸠: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惊蛰介绍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