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

佚名Ctrl+D 收藏本站

初渡汉江

无名氏

襄阳好向岘亭看,

人物萧条属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

夜来风雪过江寒。

太上隐者诗鉴赏

这首写风雪渡江的诗 ,用极古简的笔法 ,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首句点出地点,诗人正“渡”的是汉江环绕襄阳、岘山的一段,这同时也是写景,淡淡刻画出岘山的轮廓,在灰色的冬晚天空背景衬托下 ,岘亭的影子显得特别惹眼和好看 。次句点节令(“岁阑”),兼写江上景致。由于岁暮天寒,故“古道少行人”。然而“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反而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三句是寄语逆旅主人备酒,借此引起末句“夜来风雪过江寒 ”,于是读者看到: 江间风雪弥漫,岘山渐渐隐没在雪幕之中,一叶扁舟正冲风冒雪过江而来。末二句用“为报”的寄语方式喝起,使读者立即进入角色,不仅看到一幅天生的图画,而且感到人在画图中。

说它如画,似乎还远不能穷尽此诗的好处。虽然这位佚名诗人无一语道及自己的身份 、经历和心情, 但诗中有一股郁结之气入人很深,读后经久难释,读者对诗人不曾言及的那一切似乎又了解得很多。

襄阳这地方,不仅具有山水形胜之美,历来更有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才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的羊祜。史载他镇守襄阳,务修德政,身后当地百姓为他在岘山置碑,即有名的“堕泪碑”。诗的首句说“襄阳好向岘亭看”,难道仅仅是就风光“好”而言么?那尽人皆知的羊公碑,诗人是不会不想到的。而且,诗越往后读,越让人感到有一种怀古之情深意境中。前面提到岘山“岘亭”,紧接就说“人物萧条”,难道又仅仅是就江上少人行而言么?细细含味,就感到一种“时无英雄”的感叹盘旋句中。

“习家池”乃襄阳名胜之一。在那注重名士风度的晋代 ,“习家”曾是襄阳的望族,出过像习凿齿那 样的大名士。在重冠冕(官阶爵禄)压倒重门阀的唐代,诸习氏自然是今不如昔了。第三句不言“主人”

或“酒家”,而言“习家”,是十分有味的。它不仅使诗中情事具有特殊地方色彩,而且蕴含浓厚的思古情绪,一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慨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心情,所以他“初渡汉江”就能像老相识一样“为报习家多置酒”了。何以不光“置酒”而且要“多”?除因“夜来风雪过江寒”的缘故,而联系前文,还有更深一层涵义,这就是要借酒杯一浇胸中块垒。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致,开口就要主人“多置酒”,于不客气中表现出豪爽不羁的胸怀。

于是,在那风雪汉江渡头如画的背景之上,一个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越来越鲜明地凸现出来。

就像电影镜头的“迭印 ”,他先是隐然于画面中的, 随着我们对画面的凝神玩赏而渐渐显影。此人似乎忧心忡忡而举措落落大方,使人感到尽管他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却没有儒生的酸气,倒有几分豪侠气。这大概是一个落魄的有志之士吧。他别有怀抱,却将一腔感慨愤疾,以淡语出之,诗的风格十分沉郁。而这种风格,在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太上隐者诗鉴赏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 。 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 )。歌词的作者已不可 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 !”而每句又都寓有细微 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 ”开始,“惜”字 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 ”,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 “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相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 莫惜 ”,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 ,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 ,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 ”,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 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却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就永不复返。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舒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 、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 ,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 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 。三、四没有一 、二那样整饬的句式 ,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 。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 “是从 正面说“ 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 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 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 度极强,“ 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 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 。此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 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 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 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巧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激荡,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 ,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 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不用“人生几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太上隐者诗鉴赏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那位名诗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 。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 手法高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 ”,也就是“ 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归。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 ;《杂诗》作法正好 相对。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

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 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

这里所写的美景 ,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 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

“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何等苦涩难受的心情啊 !花月本无情 ,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 ”。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喜用。 苏延页的“可惜东园树 ,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 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 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为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 ,但它所表现的情感, 比常建诗更细微,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 ,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 “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杂 诗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

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

一夕秋风白发生。

太上隐者诗鉴赏

唐诗中有大量的写西北边地羁旅的乡思,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的故乡啊..等等 ,可你只觉得它空洞。而这首《杂诗》,似 乎“辞意俱不尽”,你反而被打动了,觉得它真是充实。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这组对起写景的句子,其中没有一个动词,没有一个形容词。

到底是什么样的“暮角声”?到底是何等样的“旅人情”?全没个明白交代。但答案似乎全在句中,不过需要一番吟咏。“无定河 ”,就是那“可怜无定河边 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中的“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今陕西北部,它以“溃沙急流,深浅无定“得名。“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 )。据《晋书》及《通鉴》载,台 凡二 ,一在支阳(今甘肃境内)、一在长安附近,然 距无定河均甚远。查《延安府志》,延长县有髑骼山,为赫连勃勃所筑的另一座髑骼台,与无定河相距不远,诗中“赫连台”当即指此 。“无定河”和“赫连台” 这两个地名,以其所处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古来战争的联想,就组合成一个特殊境界,有助于诗句的抒情。

在那荒寒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阴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荞荞苍苍的背景上 ,那向晚吹起的角声 ,除了凄厉哀怨还能是什么样的呢?那流落在此间的羁旅的心境,除了悲凉哀伤还能是何等样的呢?这是无须明说的。“暮角声”与“旅人情”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情”因角声而越发凄苦,“声”因客情而益见悲凉,不明说更显得蕴藉。

从第三句看 ,这位旅人故乡必在函谷关以东 。

“函关归路千余里”,从字面看只是说回乡之路迢遥。

但路再远再险,总是可以走尽的。这位旅人是因被迫谋生,或是兵戈阻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回家呢?诗中未说,但此句言外有归不得之意却不难领会。

暮色苍茫,角声哀怨,已使他生愁;加之秋风又起 ,“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 过于夜 ”(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这就更添其愁, 以至“一夕秋风白发生”。李白名句“白发三千丈”,是用白发生长之长来状愁情之长;而“一夕秋风白发生”则是用白发生长之速来形容愁情之重,可谓异曲同工。诗人用夸张手法,不直言思乡和愁情,却把思乡的愁情显示得更为浓重。

“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这就是诗歌艺术中的含蓄和蕴藉。诗人虽未显露词意,却构造了一个具体的“意象世界”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一切。全诗语言清畅,形象鲜明,举措自然,又可见含蓄与晦涩和卖弄决不是同一回事。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

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

壮士连营候鼓鼙。

太上隐者诗鉴赏

这首诗 ,《乐府诗集》收入卷七十九 ,作《近代曲辞 》;《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十八作《乐府辞》; 《全唐诗》卷二十七作《杂曲歌辞》,都未著作者姓名。

“水调歌 ”,古代乐曲名。《全唐诗》题下注: “水调,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本篇即歌的第一叠。它是按照“水调歌”的曲谱填写的歌词,因此在声韵上不大符合一般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这首诗描写了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特征的情景。诗的首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落笔 ,起得平缓。“平沙落日大荒西”一 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慢慢西沉的景象 。“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接写 夜景。日落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 ,则夜静可知。“高复低”三字,又状出 星空夜转的景象,说明时间在缓移,静夜在加深。诗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在时间进程上和诗的结构、语势上 ,都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引导读者逐步进入诗人在这两句诗所极力表现的静谧境界。

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古代边防地带,隔一段距离就于高处设一烽火台,贮狼粪于其上,一旦发现敌情,则燃火示警 。“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 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见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烽火起于幽深的静夜,划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触目而心惊。又曰“孤山几处”,则又见警报由远及近向军营飞速递传而来 。极力写出军情的紧迫,一下子扣紧读者的心弦。这一句在结构、语势上,以及它所描述的事件,都恰好与前二句相反,给人以一种突兀、紧急之感。同时,由于前二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兀、危迫与紧张。故前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本句的绝好衬垫。

第四句接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 ,连成一片,故曰“连营”,关顾首句 “大荒”,也点出军势之盛 。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 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备就绪,单等军令下达 ,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壮士连营 候鼓鼙 ”,“候”字下得极妙。有的选本改“候”为 “听 ”,不仅没有可靠的版本依据 ,而且使韵味顿损。“候”者 ,待令以出征,动在令先,则连营将士 行动之神速 、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可见;“听” 却不同了,闻令而未动,则行动之迟缓、军容之涣散可知。第三句极写军情的紧急,造成紧张危迫的气氛,又正好是本句所叙写的情事的绝好衬垫,表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以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这首诗全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由于它采用层层渲染烘托衬垫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再配以结构、语势上的起伏跌宕,扣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