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因果之事

印光Ctrl+D 收藏本站

●经云:“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 预先断除恶因, 由是罪障消灭, 功德圆满, 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 欲免恶果, 譬如当日避影, 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 稍作微善, 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便谓作善获殃, 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 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 现生作善作恶, 现生获福获殃, 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 来生获福获殃, 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 第三生, 或第四生, 或十百千万生, 或至无量无边劫后, 方受福受殃者, 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 凡所作业, 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 譬如有人所作恶业, 当永堕地狱, 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 发大菩提心, 改恶修善, 诵经念佛, 自行化他, 求生西方。由是之故, 现生或被人轻贱, 或稍得病苦, 或略受贫穷, 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 长劫受苦之业, 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 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 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 先世罪业, 即为消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即转变由心之义也。【书一】二八

●世人稍遇灾殃, 不是怨天, 便是尤人, 绝无有作偿债想, 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 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 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 则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 吃喝嫖赌, 挥金如土, 而不即冻馁者, 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 纵有百万之富, 不几年即便家败人亡, 扫地而尽矣。作善遇殃者, 宿世之罪业深也。若不作善, 则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 未及行刑, 复立小功。以功小故, 未能全赦, 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 以功多且大故, 罪尽赦免, 又复封侯拜相, 世袭爵位, 与国同休。【书一】二九

●须知逆来顺受, 始名乐天。修身植德, 方曰尽性。世有愚人, 不知夙生善恶, 惟观眼前吉凶。见作善而得祸, 便谓善不当为。作恶而得福, 便谓恶不足戒。不知善恶之报, 非一朝一夕之故, 其所由来者渐。譬如三尺之冰, 岂一朝之寒所能结, 百川之泮, 亦岂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 更不可犹豫而退悔。宜学俞净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书一】二九

●如来说经, 报通三世。凡人生子, 略有四因。报通三世者:第一现报, 谓现在作善作恶, 现生获福获殃。如士子习举业, 现身得功名, 此凡眼能见者。第二生报, 谓今生作善作恶, 来生享福受罪。如祖父重斯文, 子孙方发达, 此则凡眼所不能见, 天眼犹能见之。(今生来生, 皆约本人说。然隔世之事, 难以喻显, 权约祖父子孙, 欲人易了。不可以词害义, 至祷。)第三后报, 谓今生作善作恶, 至第三生, 或四五六七生, 或十百千万生, 或一十百千万劫, 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 方受善恶之报。如商、周之王业, 实肇基于稷、契弼舜佐禹之时。若三四生等, 天眼犹能见之。若百千万劫, 天眼则不能见, 声闻道眼, 犹能见之。若无量无边恒河沙劫, 惟如来五眼圆明者能见。尚非声闻道眼之境, 况天眼、肉眼哉?知此三报之义, 则作善降祥, 不善降殃, 圣言原自无爽。富贵贫贱、寿夭穷通, 天命未曾有偏。境缘之来, 若镜现像。智者但修镜外之容, 愚人徒憎镜内之影。逆来顺受, 方为乐天。不怨不尤, 始可立命。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 二者报怨, 三者偿债, 四者讨债。报恩者, 谓父母于子, 宿世有恩, 为报恩故, 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 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 祭则鬼享。

乃至致君泽民, 名垂青史, 令天下后世, 敬其人而并敬其亲。若曾鲁公、陈忠肃、王龟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 皆宋名臣。史公, 清初状元。四公皆信佛, 唯忠肃悟入甚深。以前世皆为高僧, 故虽处富贵, 犹能不昧本因耳), 今世之孝子贤孙, 皆此类也。报怨者, 谓父母宿世于子有负恩处, 为报怨故, 来为其子。小则忤逆亲心, 大则祸延亲身。生无甘旨之养, 死贻九泉之辱。又其甚者, 身居权要, 谋为不轨, 灭门戮族, 掘坟夷墓, 使天下后世, 唾骂其人, 并及其亲。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是也。偿债者, 子宿世负亲资财, 为偿债故, 来为其子。若所负者多, 则可以终亲之身。若所负者少, 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学甫成名而丧命, 商才得利而殒身。讨债者, 谓亲宿世负子资财, 为讨债故, 来为其子。小债则徒费束修聘金, 延师娶妻, 及种种教诲, 欲望成立, 而大限既到, 忽尔丧亡。大债则不止如此, 必致废业荡产, 家败人亡而后已。【书一】三十

●天下事, 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 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 其实际之权力, 乃在我之前因, 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 则乐天知命, 不怨不尤。素位而行, 无入而不自得者矣。【书二】十

●培德, 当常看《感应篇》、《阴骘文》。善则随分随力而行, 恶则如怨如仇而去。袁了凡行《功过格》, 乃认真体察, 丝毫不容放过。故命本不寿而寿, 无大功名而大功名, 无子而有子。【书二】四三

●凡发科发甲, 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 以人力而发, 必有大祸在后, 不如不发之为愈也。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 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于富贵, 只知享福造业, 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 任其贫贱, 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 永久勿替者, 唯苏州范家, 为古今第一。自宋文正公以来, 直至清末, 八百余年, 家风不坠, 科甲相继, 可谓世德书香之家。而长州彭家, 自清初以来, 科甲冠天下。其家状元, 有四五人, 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 虽状元宰相, 犹日诵《感应篇》、《阴骘文》, 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彼狂生谓此等书, 乃老斋公老斋婆之所从事者, 非但不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 并不知人之所以为人。生为走肉行尸, 死与草木同腐。而且恶业难消, 永沉恶道。彼嚣嚣然自命为博雅通人, 致令后世, 并天地父母之名字亦不得闻者, 何可胜数!【书二】四五

●且勿谓吾家素寒, 不能广积阴德, 大行方便。须知身口意三业皆恶, 即莫大之恶。倘三业皆善, 即莫大之善。至如愚人, 不信因果, 不信罪福报应。侃侃凿凿, 依《安士全书》等所说, 为其演说。令其始则渐信因果, 继则深信佛法, 终则往生西方, 了生脱死。一人如是, 功德尚无量无边, 何况多人。然须躬行无玷, 方可感化同人。自己妻女, 能信受奉行, 别人自能相观而善矣。岂在资财多乎哉?【书一】十七

●人生世间, 所资以成德达才, 建功立业, 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 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 能使凡者圣, 愚者智, 贫贱者富贵, 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 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 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 则一切事理, 皆不成立, 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 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 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 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 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 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若不措之躬行, 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 则生为衣冠禽兽, 死堕三途恶道矣, 可不哀哉!【论】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