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修持各法

印光Ctrl+D 收藏本站

 ●窃维修持法门, 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 以迄断惑证真, 了生脱死者, 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 持佛名号, 以期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者, 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 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 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 亦属自力。今以喻明:通途, 如画山水, 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 如照山水, 虽数十重蓊蔚峰峦, 一照俱了。又通途, 如步行登程, 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 如乘转轮圣王轮宝, 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 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 以期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 则恐尽未来际, 仍在三途六道中, 受生受死, 莫由出离也, 可不哀哉!愿我同人, 咸生正信。【序】七二

●念佛一法, 约有四种, 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 唯持名一法, 摄机最普, 下手最易, 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 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 境非外来。唯心所现, 不生取著。既不取著, 则境益深妙, 心益精一。能如是, 则观想之益, 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 理路不清。以躁妄心, 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 与佛与心, 皆不相应, 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 心益躁妄, 必致惹起多生怨家, 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 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生大欢喜, 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 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 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 勿唯图高胜, 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 神识飞扬, 心粗境细, 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 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 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 致入魔境也, 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 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 宜竭尽心力以行之, 则幸甚。【书一】八二

●且勿谓缘想一佛, 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 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 阿弥陀佛一佛, 全体具足。如帝网珠, 千珠摄于一珠, 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 无欠无余。若久修大士, 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若初心末学, 缘境若宽, 则心识纷散, 而障深慧浅, 或致起诸魔事。故我佛世尊, 及历代诸祖, 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者, 此也。待其念佛得证三昧, 则百千法门, 无量妙义, 咸皆具足。古人谓:“已浴大海者, 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 不须问长安。”可谓最善形容者矣。【书一】十八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 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 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 实相妙理, 全体显露。西方妙境, 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 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 乃入道之玄门, 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 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 或至着魔。弄巧成拙, 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 自感至妙之果矣。【书一】五三

●如来说法, 原为被机。故有为实施权, 开权显实, 五时施化之事。又以仗自力了脱则难, 仗佛力了脱则易。兼以末世众生, 根机陋劣。故特开净土法门, 俾上中下三根, 等蒙利益, 同登不退。世有好高务胜者, 不观时机, 每以多分不能契悟者, 令人修习。其意虽亦甚善, 然约教而遗机, 则其用力也多, 而得益者少矣。【书一】六五

●于未得一心前, 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 则心与道合, 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 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 心念纷飞, 欲见佛之念, 固结胸襟, 便成修行大病。久之, 则多生怨家, 乘此躁妄情想, 现作佛身, 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 全体是魔气分, 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 着魔发狂。虽有活佛, 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 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 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 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 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 稍有修持, 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 尘垢若尽, 决定光明呈露, 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 而但望发光, 全体垢秽, 若有光生, 乃属妖光, 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 或致自失善利, 退人信心, 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 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 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书一】六六

●闭方便关, 拒绝不急事缘, 甚为有益。【书一】六六

●于关中用功, 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 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 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 定有感通, 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 遇形斯映, 纭纭自彼, 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 即此求感通之心, 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 或致起诸魔事, 破坏净心。【书一】六七

●刺血写经一事, 且作缓图, 当先以一心念佛为要。恐血耗神衰, 反为障碍矣。身安而后道隆。在凡夫地, 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 是则是效。但得一心, 法法圆备矣。【书一】七三

●观想一法, 非理路明白, 观境熟悉, 无躁妄欲速之心, 有镇定不移之志者, 修之, 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念佛, 乃一代时教, 一切法门, 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 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中略)如是念实相佛, 说之似易, 修之证之, 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 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 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了此, 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 复本心性, 不肯生信发愿, 执持佛号, 求生西方者, 无有是处。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 乃即事即理, 即浅即深, 即修即性, 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囧琺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 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 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 犹其上焉者。了生脱死一事, 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书一】八二

●念佛之乐, 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志诚恳切, 摄心而念, 不可著外境相。否则心地不通, 观道不熟, 魔境现前, 亦不了知, 则殆矣。切嘱切嘱。今之真宏净土者, 实难其人。遍参知识之念, 改作一心念佛, 则利益大矣。否则徒成一个劳碌奔波而已。【书二】三二

●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 虽常念佛, 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 不起心动念念, 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 而一句佛号, 常常称念, 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也。无念, 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 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 而复念念无间。此境殊不易得, 不可妄会。【书二】三二

●观想一法虽好, 必须了知所见佛像, 乃属唯心所现。若认做心外之境, 或致着魔发狂, 不可不知。唯心所现者, 虽其像历历明明, 实非块然一物。若认做外境, 作块然实有, 便成魔境矣。合眼、开眼, 但取合宜可也。【书二】三二

●他人教人, 多在玄妙处着力。光之教人, 多在尽分上指挥。设不能尽分, 纵将禅教一一穷源彻底, 也只成一个三世佛怨而已。况尚无穷源彻底之事乎?【书二】三五

●无信愿念佛, 虽较参禅看话头功德大。然自未断惑, 自力不能了脱。又无信愿, 不能蒙佛接引了脱。犹是仗自力之通途法门。其证道也, 大非容易。且勿谓信愿求生为卑劣。华藏海会, 同以十大愿王, 回向往生, 为《华严》末后一着。况净土诸菩萨祖师, 所有言教, 皆示信愿求生。【书二】四二

●观虽十六, 行者修习, 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 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 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 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 不可不知。观之事, 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 观境不明, 以躁心浮气修之, 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 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 亦即因喜成障, 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 名善境界。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 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 净境自会现前。【书二】四九

●须知法身入想, 理实甚深。心作心是, 事本平常。平常非常, 甚深非深。能圆悟者, 方名达人。于第十三观, 特为劣机众生, 开方便门, 令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 又令恶业重者, 直称名号, 由称名故, 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 佛本是一。观不能作, 称即获益。于此谛思, 知持名一法, 最为第一。末世行人, 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 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序】六二

●今人多半是要体面, 凭空造楼阁, 有一分半分, 便说有百千万分。如某居士录, 其境界皆是手笔所做, 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 诚恐或有此习气, 则其过不小。佛以妄语列于根本五戒者, 正为防此弊也。若或见言不见, 不见言见, 乃妄语之流类。若凭空造楼阁, 妄说胜境界, 即犯大妄语戒, 乃未得谓得, 未证谓证, 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 一气不来, 即堕阿鼻地狱, 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 所见之境有一分, 不可说一分一, 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 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 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 向知识说, 为证明邪正是非, 则无过。若不为证明, 唯欲自炫, 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 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 俱说不得, 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 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 多多着魔, 皆由以躁妄心, 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 即其境的是胜境, 一生贪著欢喜等心, 则便受损不受益矣, 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 无躁妄心, 无贪著心, 见诸境界, 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 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 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 即能上进故。此语不常对人说, 因汝有此种事, 固不得不说也。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 不的确。以若果实是, 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 是亦好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 但志诚礼拜而已, 庶无他虑。临睡目前白光, 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 虽属善境, 不可贪著, 以后不以为冀望, 当可不现。窥汝根性, 似是宿生曾习禅定者, 故致屡有此相也。明, 虞淳熙, 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 久之, 遂有先知, 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 寄书力斥, 谓彼入于魔羂, 后遂不知矣。须知学道人, 要识其大者, 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 即真得五通, 尚须置之度外, 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 即难上进, 或至退堕, 不可不知。【书二】四九

●修净业人, 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 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 或致受损, 不可不知。【书二】五十

●谭碧云之着急, 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 一切学佛之人, 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 不是招感魔境, 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 由烦恼未除, 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 本具佛性, 自然显现。如磨镜然, 止期垢净, 勿虑无光。如医目然, 但能去翳, 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 翳未去时, 即欲大放光明, 曷可得乎?若发, 便是妖魔所现, 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 俱宜以此意告之。【书一】九六

●念佛之人, 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 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 若工夫成熟, 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 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 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 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 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网经》后偈云:“计我著想者, 不能生是法, 灭寿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 求速生。不当刻期, 定欲即生。学道之人, 心不可偏执, 偏执, 或致丧心病狂, 则不唯无益, 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 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 即欲往生, 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 不但自己不能往生, 且令无知咸退信心, 谓念佛有损无益, 某人即是殷鉴, 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 改作唯愿速往之心, 即不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 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 致招魔事之祸。【大云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