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智周撰
论。云何此依十五处立者。而有两释。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缘。既云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十因。云何此缘依处立因 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依处差别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也。十因既然依处亦尔。即开四缘为十五处。非离缘外别有依处。由此义显开前四缘为十五处。约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四缘以为十因。然开四缘为十五处。义准应尔非此有文 详曰。前胜。何所以者。下文别问四缘依处摄因等故。故下论云。所说四缘依何处立。复如何摄十因.二因。又前问已即举依处而辨十因以答其问不言四缘。以此而言故前义胜。若取后者后文更问一何繁重。前文不答何乃阙乎 今又释云。此言双此四缘.十因。云何四缘及以十因俱依依处。下答先辨十因依处。后明缘依。明缘依中。以隔十因文势远故故更问起。亦不相违。
疏。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者。略为二释。一云依.于俱第七转。疏云者.义是助辞矣。非说依者是彼于义。依若于义云何得言俱第七转。体无二故不可言俱。
二云依.于有同有别。如根.境者依.于不同。言依语处立随说因依即于义。今依彼因云依于义。对依于名云俱第七。更思。
论。谓法名想所起语性者。此瑜伽论三十八文。具如疏引。今略释云。法谓一切有为.无为系.不系等为因起言并名为法。名谓法名。由闻诸法种种名已。或自据教寻名.句.文。而起于想取境分齐善.恶等已方起言说。亦依文.句而起于想。举初摄余但云名也 问论说寻.伺名语遍行。云何由想方起言耶 答取境分齐方发于言。实由于想缘彼法义。而起于语亦赖寻.伺。今据取境起言之由但说于想。又复语因而有通局。亲疏两别。寻.伺虽亲不遍佛有。想因虽疏为通因果。所以言也。
疏。但以三相及得例难等者。其例意云。彼得及相是依法立。随所依法以判于性。名等亦然。何不随声通于善.恶。
疏。不可言共至不同名等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得及生等为所依法俱有因义。名等不尔。何得相例。
疏。大乘共有因等者。此破救意。显大乘因不唯得等。不可以尔自宗义救 问因本质声可唯无记。以因第八唯无记故。若杖他变相分之声其性是何 答可通于善。如以善心听佛说法。本质既善能听所变声善无失。因声无记据本质说。相分名等随所依声亦通善也。
疏。不是异体依体立义者。语依是体。说因是义。由语体上有能诠义。即以语依而为说因。不同眼识依根别有。不同得等依法假施 问以语依义为随说因如何而言语依即是随说因体持业释耶 答义不离体。持业何违。
疏。若尔即以言说为果者。设尔何失 答便违语依即说因义。
论。若依彼说至是语依处等者。二论不同。具如疏会。有义疏说论文虽无会者。此不应理。即此文中正是解释相违义故。又助论主别立道理。菩萨地说三种十因。对法论说即显初因。性唯是染 详曰。论中何有以能诠.所诠.生起次第会违之处。据论无此言论无会。何有非理。又疏会云。对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说因果。而隐不云言助论主别立道理依初染因。一何蔽人彰自甚乎 问此文若非会相违者因何而致。复云何科此会相违 答但显彼文以随说因为语依处。明论意别云会违也。无能所诠.相生义会。云论无会亦无过也 问三性随说因义云何 答披瑜伽论三十八云。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数世资生物。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谷麦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为随说因。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无明行识。广说乃至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随说因。又于一切清净品法及灭涅槃。所有种种名想言说。即此望彼诸清净法为随说因。
论。领受依处者。领谓领纳。受谓摄受。谓能所受俱名领受。即领受处立观待因。观待因者亦通能所。由此望彼应为四句。一能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对于境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生三禅乐等。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余类知之。故瑜伽论三十八云。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 问此因三性其义云何 答瑜伽论云。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法为观待因。又观待境界所有爱味。诸有支相续流转。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观待因。又观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
论。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者。此牵引因亦有三性。瑜伽论云。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子为此牵引因。又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 释曰。此望于果通近及远 又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二涅槃界。望彼清净为牵引因 释曰。种望能证涅槃之智为牵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举所证理显能证智。
疏。未为善友力等所润者。问诸教但云惑为能润。言善友润曾未有闻 答润者资助令生长义。据生三有教说惑润。若论出世多闻.善友能助名润。斯亦何违。疏云等者等闻熏习。
论。生起因者。依瑜伽论亦通三性。论云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又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又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无记.染.善如次三性生起因也。
论。谓于所作业者。所作者果。业即能作。即八九处能作业.用。乃于果处说业用声云所作业。
疏。无记即因除无间缘等者。问变化无记无间得生学.无学心。云何无间果非无漏 答即变化心通善.无记。若为嬉戏所起变化无记性摄。为引道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故善变化引无漏心。无记不尔。而昧劣故。余义类此故不繁云。
论。总依此六立摄受因者。此因三性瑜伽论云。地雨等缘能生于芽 又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 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如次无记.染.善三性摄受因也。
论。引发因者。有三性别。瑜伽论云。芽.茎.叶等展转相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
又从无明支乃至有。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 又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证有无余依二涅槃界。如次无记.染.善三性引发因也。
论。定异因者。瑜伽论说有三性别云。从大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余类。如是所余当知亦尔。又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各生余趣当知亦尔。即此望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又三乘性各于自乘能般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
论。同事因者。三性异者。瑜伽论云。同为稼穑而得成熟。非彼稼穑随阙一因而得成就。是故一切和合说为此同事因。又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名同事因 释曰。从染观待至染定别总名染法同事因也。又若清净品观待因乃至定别。彼望清净为同事因。
论。相违不相违因者。其三性者瑜伽论云。霜雹灾等诸障碍法。望彼滋稼为相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 又此杂染法相违因者。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辟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 又种姓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诸无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 问大乘灭法而不待因言相违因。岂非自噬 答如疏及灯俱明与彼相违之法而作因也。亦如因明四相违因 有义破云。若言与彼相违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顺何名相违。今解即与当应生等诸法为因。谓彼应生由因违彼令不得生。以彼所违不生住等而为果故相违即因 详曰。理亦未可。当应生法彼既不生。即是无法。何得有法与无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为果者。既云与彼当应生法而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为其果。乃果无因。因无果也。若言与彼应生法上不生住等。而为因故云与应生法为因者。若尔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违因。正顺彼不生等故。故从疏正。文如灯引。
疏。六相违者。枢要.义灯二处皆引。故此不云。
疏。论二处至能生因者。即菩萨地及寻伺地二处说也。
疏。准谓彼言生起因等者。亦有疏本作谁字者。今随准.谁以为两释 一者意云准彼瑜伽言生起因。是此论中生起因也。如此论中所引文是。此论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知彼论生起因中有业决然 二者意云谁谓瑜伽言生起因唯是因缘。疏云此因此因缘也。疏云如此文是者释菩萨地生起不唯因缘所以。所以者何。此论释彼生起等因。释中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彼生起包业无疑。不尔此论便违彼本。二释俱得当从多本。
疏。牵引因全等者。问牵引因中有非因种何得云全 答全未润故名之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
疏。余二合前以为体者。即彼和合不障碍二。
疏。若不尔者至具三缘也者。若离出体其方便中。不摄中间二缘尔者。论何不说中间二缘是能生收。论既不说能生因摄。明是增上。故知方便具摄三缘。增上即是方便摄故。
论。一者异熟果等者。问准本业经佛母品云。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唯受常佛之果。论云善恶俱招异熟岂不相违 答有释云。感三界业若善.不善。皆无明引总名无明。资粮等道有无漏善皆向佛果。非无明发总名为善。非谓无明所发福等不感三界 详曰。若资粮道有漏善法皆向佛果。十王果业在何位造。若许此位造彼业者。云何得言皆向佛果。故义有余 今者会之略为二释。一经随转随化地部。化地部言。善非有因。二据三乘无漏资粮.加行正位漏善。远近皆名佛果因也。明为缘故。无明惑本所引漏善亦名无明。故云无明感三界果。由斯不言诸余烦恼及余漏善感生灭果。若也执文不许余善感异熟果。亦应取文唯一无明能感漏果。自余烦恼皆不能招。文中唯说无明得故。此既不尔彼何则然。故知经论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疏。唯此一法非余皆是假说等者。略为二释。一因果同性名为一法。一法因果是实等流。非余异性是等流也。纵言等流假说之耳 二唯此报业相似一法假说等流。非自余法亦皆假说为等流也。不相似故。疏举杀生一业因果。显余善恶业报皆是假等流也。除斯以还不可假说。二解任取。
论。四士用果者。按瑜伽云。诸有一类于现法中。依止随一工巧业处起士夫用。所谓农作.商贾.事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又依有宗顺正理论第十八云。士用果四。一者俱生。谓于一时更互为因力所引起。二者无间。谓次后时由前念因而所引发。如世第一而能生彼苦法智忍。三者隔越。次隔远时展转为因所引起者。如农夫等于谷麦等。四者不生。所谓涅槃。由无间道力所得故。若无间道断诸随眠所证择灭。而名离系及士用果。若不断惑但重证灭但名士用。大乘无文义同于彼。应亦无失。
疏。余心心所至一切有漏者。此意说云。辨心心所具五依处。谓无间灭至士用处。辨余色等除前三依但取后二。后二通能辨色.心果。异熟既是有漏果收。何得不依作用士用。由斯义准可依六处。
论。随顺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有三说 有义何以无间不得等流。答九品相望成无间缘。此果不尔。下论但云二缘得故。于中非无能引上品同性之者。依全处说故不取也。若言全无。以现望现为等流果。岂唯他识。故许者胜。若具说者依十处得 详曰。若以全缺而会文者。理亦不然。且随顺处而亦不全。所引涅槃非等流故。余处准知。故依疏断。以无间缘形对九品非定随顺。故论不取得等流果。又真等流种自相生。生自现行现行熏种。故等无间无真等流。似又不定故不取也。
论。真见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判七处得离系果。今以理准应八处得。既待能证方有所证。取领受处亦何爽理。下文不言观待因得离系果者。据有为果隐无为果而不言也。疏依下文故云七处。亦不相违。
论。士用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云十一依处得者。实根依处亦得此果。疏中脱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 答疏前正解士用处中而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识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尔者岂疏前后不逾数纸即自[矛*牟]盾。故定脱略。既加根依合十二处 有义十三。加境界处 详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势疏远。故后二师明士用果而皆不许所缘缘得。
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者。有义两释。
前七种识各各能熏彼七转识自相.见种在本识中。第八缘彼相.见分种为亲所缘。即彼所缘由能熏引。故说能熏是彼所缘。虽现与种二相不同体类同故 二云同疏彼相.见种生八见.相是亲所缘。能熏七识是疏所缘。是彼引故。如是二释皆成所缘。然此后释似义别言实亦违理。引因与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种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后念即能生与彼相违故。设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缘义者。此亦不然。如此疏缘何成缘义。又第六于五.七此义非无何不说有。今准第六于五.七识亦有所缘。第六遍能熏五.七种。论不说者但略故也。诸人不说乃说熏彼第八相.见。前后校行既许里数 详曰。披论观疏疏实无违。有义初解乃非顺教。论云能熏彼相.见种。能熏自种何得称彼。又带己相是所缘缘。八缘于种望七现行能熏见.相云何带己。带谓挟带带似之义。由此亲缘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缘缘。不尔因何得所缘称。岂以体类解所缘耶。又言前七识熏八见.相。岂能熏识皆引业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为难。设避引因.与果同世。今有此生作业受过。余非业等既无斯失何意不取 又既疏缘隔生何失。论但言前不简远近。若不许者五缘前相亦应不成。亦异世故。故知此师有力隔世成缘义。近远虽殊俱隔故 又观疏意通于种.现。不障能熏见.相种子为八所缘。但以论有熏彼之言故。约熏于八相.见说。今既局断故为难据 问前现识望八如何有所缘相 答第八新熏五尘境种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见疏所缘缘。第七见分缘第八见而熏彼种。后生彼见为自证缘。八见有似第七之相。复七相生故现第七为八自证疏所缘缘。第六准知 又疏中云。六望七等准此应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种得为五.七所缘缘也。疏以说讫。何言无说。论文不悉恐行逾迈。
疏。应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见。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缘八见.相双熏二种。若缘余心心所.无为二俱不熏。
论。同聚异体等者。有义问如前卷说同聚心等由互相应和合似一互为无间。如何今说但有增上。答由此应知此不尽理。又解此文依同时说。依前后者第六三缘余识有二 详曰。此文定据同时而明。何惑致问繁乎翰墨。前后相望前已说故 又问同聚异体尚说互作等无间缘。同体四分除相余三体既是一。一开导时余亦开导。何不许三前后互望为等无间。此义应思 详曰。论同聚下至净八来。皆依时同同聚四分而明缘义。不障前后自类三分为开导也。三分既于一识义分。义互开导相应无过。言论不许恐失论旨。
疏。即无前过但有后失者。若许同时见分相缘总有二失。一无同一所缘之过。若言自见得自缘者。二者即有心自缘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缘之妨故名后失。非前疏中列有二过云后失也。或前疏云见分.相分不相缘故。今许自证得缘自见。无见.相望阙同缘失。然同时相心.心所见而不互缘。望彼相分同时王所不同缘过。相分见后故名后失。
疏。今依可尔至非要尔者。今依第八缘境。而说可有本质。非一切识皆要有质。如意缘空便无质故。
疏。若约疏所缘缘亦非等者。非但不得成亲所缘。疏亦不得亦彼亲也 又疏云。见与相分不相似故者。释不得为疏所缘所以。夫亲缘体似疏缘故。如相分色似质色也 详曰。前释为胜。或带己相后亦理通。
疏。一云前依因依至不必同者。前言王.所同一所缘。据因位说。果不必同 何所以耶 答果位自在不同何失 又因缘外必同所缘。果亦自内缘相应法。由此所缘非必定同。后释为本。
疏。此义虽胜然稍难知者。问难知理何 答以无同一所缘义故 何以无耶 答心王缘彼所变似见。心所乃以能缘心见而为其质。如何得成同所缘耶 问心王所缘托自心变。何得不同 答而无一时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托。能所托二心王既无。故但一心缘似心境。同时心所变心为质。质.似不同。云何王.所同一所缘。若以相似名为同一。理虽可尔。然本论质名同一。故据见自缘相似名同名为义胜。本质不同故曰难知。
论。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等者。如灯及疏具已明之 有义断取西明第四而自问云。可许三分能缘余三。如何自缘便同小乘大众等义。解云。彼说心等亲了自性。若尔一体分能所缘便成杂乱。今变影缘故不同彼。无自缘失。不尔诸佛应非遍知。又如何说同一境耶。故知如受缘想见分。想见即能变影自缘。所杖质同。影像相似。说名同也。又云第四缘第二分。如三.四分更互相缘。见缘后二而有两解。一云变相。见缘后二既后得智。故必变相。二云不变似。后二分即自体故不同缘余。虽后得智亦不变相。今取后解 详曰。虽有高断恐为未可。未可理何。若以相似名同可尔。而云见等变影自缘。明所缘同。前疏已断胜而难知。难知之理如次前明。臧否可悉 又以第四缘于第二。第二复缘后之二种。俱不变相者。二缘三.四与彼四.三缘三.四时而复何别。俱不变故。四缘第二责亦同之。由斯便有错乱之过。故本疏明无杂可宝。
论。业之眷属亦立业名者。有义弹云。疏说五蕴总名为业。今但可取相应之法为眷属也。有色根.境既唯无记。虽业俱行不可能招引.满异熟者 详曰。律.不律仪既名为色。为业眷属助招引.满何理相违。诸教皆言由善.恶戒生善.恶故。疏亦不言五根.境等为眷属也。自义不足弹疏有余。
疏。不同小乘具十随转等者。由十因故得随转名。名十随转。随转体者。按俱舍论第六说云。一切所有心相应法.静虑无漏二种律仪。彼法及心之生等相。如是皆谓心随转法。如何此法名心随转。略说由时.果等.善等故说此法名心随转。且由时者。谓此与心同于四相及随一世。由果等者。谓此与心一果异熟及一等流 由善等者。谓此与心同善.不善.无记性故。由此十因名心随转。今者大乘四相体非不招异熟。不同小乘随转能得异熟果也。
疏。化地部至现皆有体者。问大乘现体而亦不无何乃简彼 答大乘现但有业习气无业现体。与彼不同。故须简也。
疏。前言相中亦通无为者。体相.相状俱名相故。故摄无为。
疏。一切五蕴不离此二者。色蕴是心.心所相分。亦名心所。心所及心故摄五蕴。
疏。爱乐执取缘取也者。明取通二。执之与缘俱名为取。
疏。余识别报至一切法尽者。余识乃摄报与非报。七识心品不唯业感。故名摄尽。
疏。唯简异熟以极狭故者。显前释末唯摄别报。不取余识及心所等。故为极狭 问相.见等四四皆摄得五蕴不耶 答皆摄得。见唯摄彼非色四蕴。相摄色全.余蕴少分。本末相分通色蕴收。能缘心等即余四蕴。中二可知。
疏。即彼上四取者。彼即彼前见.相等四能.所取也。取彼四取故名彼取。
疏。取前第一至下三取亦然者。
问前之三对有能.所取理即可然。本末云何 答本末皆摄能.所缘二二取故有。或本为所取。末为能取。末缘于本熏本种故。据容有说。取言通于缘.执二种故无违故。
疏。故有八解者。单.重二取各有四也。
疏。本末至亦具二义者。自不能熏。但是所取名为取也。亦具能生.所生二义。
疏。即名言种至能生本识者。显具二理。即本末二名言之种。而由能熏七识熏得此所熏种。而后能生本末现识。故本末二得有能生.所生二义。
疏。此中二取至相见分等者。问能熏七识非劣无记。云何能生本末异熟 答相分熏彼本末之种。相分与见性必不同。熏彼何失。
论。虽二取种至性同易感者。有义问亲因缘种熏时望果。为定别世如异熟种。为亦许同一期身世 答疏云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后即能生。非如异熟。彼难招故。二云此如业种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说依亲种生第八识一期功能。若许世同随熏生果。一期生种义即不成。所引.所生世各有异故。自种生果虽无有尽。随业可说一期别故。若尔与业种子何别。说有尽相.无尽相耶 解云业招生已虽有种子。后更不能招异熟果。其延寿法圣生净居。皆资受果未尽之业。业若受果已尽之者。设得胜缘终不更能受于果也。故名有尽。若名言种为一业引生一期果。后逢缘引复能生果故名无尽。非无生果一期功能名无尽也 详曰。观有义意取后释也。今先议世后定优劣。世有刹那.分位.生死三时差别。若所熏种所生现果与能熏现。随前诸世而必不同。无有一念有二现故。诸所熏种望所生果许有同世。种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诸名言种皆得名为二取习气。善.恶等种生善等现刹那世并业所感识诸名言种。望生现果世可不同。疏据斯义说言同也。不尔论云性同易感等徒为设也。后义雷同总判世别理为未可。
论。然诸习气总有三种者。无性摄论有三熏习。义不具此故不录也。
疏。若依外者名表义名者。有义弹云。五识一切皆依外故应名表义 详曰。由因他名自能熏修。以自他对立以外名。不约根.尘以明内外。何得谬以五识为难。智者应知。
疏。若依无漏至内名为缘者。问前明表义名之于外。今复云何名名为内 答显其名因内而发立以内名。不望自他故无[矛*牟]盾。
论。随二名言至各别因缘者。问表义声界。显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为诸法别因 答因二名言随应相.见熏诸法种。为诸法因理无爽矣。疏具斯意寻之可悉。故世亲摄论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别亦尔。
论。随二我执至自他差别者。问凡夫.有学有我执者自他有差。无学等圣二执已亡自他体等 答由有横计彼此情生起自他执。执见既断物我心亡。得同体悲自他封息。依着.不着由我.我无。非我.我无体成同别。故无学圣体得成异。
论。应知我执至增上缘者。问此三熏习为定同.别 答其义不定。后二熏习定是名言。名言自有非后二者。即诸无记而非执者及无漏种。皆非后之二熏习故 若以我见对有支言应为四句 有我熏习而非有支。谓无记执所熏之种。有有支习而非我见。谓善.恶心不起执者。有二熏习。谓不善执。非二熏者。无覆无记.无漏种等 有具三习。如欲界中分别我见诸相应法。
论。俱等余文义如前说者。问上三习气与十一识相摄云何 答按无性摄论第四.本论中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十一识名当如下解。故此不云。
疏。无明有十九七五六等者。按彼论具明十九。今略数之。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诸行起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等四谛无知为四。于因无知。于从因所生诸行无知。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知。如是略说十九无知 七无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五种愚者。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 六无知者。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闇。愚痴。及无明闇 问十九与彼七.五.六等相摄云何 答摄彼七者。初三摄第一。次三摄第二。次三摄第三。次三摄第四。次四摄第五。次二摄第六。后一摄第七 次摄五者。五中义愚通摄十九。见愚摄彼十九前六及因所生。放逸愚摄于业.异熟.及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所有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
次六相摄者。论中但以六.七相摄。不言十九。义准知故。故论云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闇。
疏。大论第十至皆言实有者。按第十云。九实三假。同此论明 五十六云。当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诸所有支是实有法 五十五中明诸烦恼假.实之支。如前数引。今阙不录。
疏。发福非福不动三无明别等者。所发福等而有三种。能发无明但有二也。按对法云。由异熟愚发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故。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转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
疏。三识支至恒随转故者。乍观所引九十三等。似证识支唯取种子不取余识。理实但证赖耶为支。简余转识。非证种子。
疏。于母胎中因识为缘等者。过去行支所熏识种名为因识。因识能生于母胎中初结生识。结生识者即是果识。果识相续而能任持羯罗蓝位诸名色等。乃至命终持令不绝。
疏。文云至之所随逐者。言此识者中际识也。后际名色名曰当来。由中际识能引后际名色支故。故名色种逐彼识也 问言随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论云。名色种子复为当来六处种子之所随逐。乃至受支作法亦尔。如何能证是第八识 答识若第八。第八能持诸种子故。后际种子可为随逐。中际之种若非赖耶。何有种子言相随逐前引后耶。
疏。问至无色唯一者。按彼论云。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
疏。答至恒随转故者。按彼论云。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余文疏具。释亦可知 复有释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识。故就相续有六识身 详曰。大乘初生唯第八识。今云意识有违宗过。今助一释。理实结生是第八识。据后相续容有六识。故说有六识。
疏。大论第十云胎藏苦者。按彼论云。几能生苦谓五。几苦胎藏谓五。几唯是苦谓二 释曰。谓无明.行.爱.取.有五。能生当苦名能生苦。其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是种子。是彼当来生老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云识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现 问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 答润.未润别去果远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释也。疏本多云胎藏苦者写传误也 问设云胎藏苦持业得名复何爽耶 答虽有漏法体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无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为胜。
疏。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者。显违第十.及五十六文言总也。苦胎藏者即第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云。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 又云。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复得名苦。准此等文明识等五唯取种子。
疏。此论下云至通取三性者。有义弹云。五蕴三性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论第二复次说耶。别说五支既唯异熟。明知总摄不通三性。何得为证通摄三性 详曰。别总既异。性何必同。若以别性例总性同。应以别体例于总体体令各等。体既不齐。性何令等 又大论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释那知不依彼义而谈。不尔何须分为二释。以此而言疏固无失。
疏。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者。问六处意无云何俱有 答俱时识种对世名意故五种俱。灯有一释与疏稍别。
疏。未名六处者。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疏。释缘起名者。按瑜伽第十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此依字释名 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 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此依义故释名应知。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 疏中引略。初学难分故今具录。
疏。此无明不断等者。按彼论中。无明.行二而作法于余例明也。无明如疏。其明行云。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有识转。余支准此。
疏。变碍有二者。按五十六云。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
疏。第三次第等者。疏虽具引。文隐难知。今略问释 问行通善.恶何总云邪 答有两释。一云据不善说。二云无明发行皆招三有。违于还灭故总称邪 问识唯第八。云何颠倒 答有二释。一云行有现.种。现行名行。种名为识。种因现熏云令颠倒。对法亦云。业种为识 问善业种子何名颠倒 答准行名邪二释可悉 二云结生之时于父母等。互起嗔.爱相应之心名为颠倒。颠倒为因方结生故 详曰。即第八种名为颠倒。有漏善行由违还灭尚得名邪。有漏无记生死根本。名颠倒何失。故诸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等。虚妄即是颠倒异名。或因倒发亦名为倒。言结生等即名色支。云二受用即触.受二。此识等五据当起位说次第也。余支可悉 余二复次。具如本论。恐烦不录。释有同异。亦如彼钞。
疏。十地经至缘中痴者。按彼经云。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来世果报。二与识作因。识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缘六尘。二与触作因。触有二作。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因。受有二作。一觉憎爱等。二与爱作因。爱有二作。一于可染中生贪心。二与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长烦恼染缚。二与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于余道中生。二与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长五蕴。二与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诸根熟。二与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坏五阴身。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彼论云。坏五阴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 释曰。缘者所缘。于彼一切所缘境中而不悟故名缘中痴。诸惑因起名令众生惑。由有能引余道得生名余道生。非已生讫名为生也。故对法第四云。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义意同矣。余文可悉。对法大同故不引之。
疏。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故者。此难意云。色.无色界非非福感。彼界应无坏苦法也 问无色无坏岂不相符 答显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双举。无坏苦言但对于色。文含理博。不相违也。
疏。若亦迷彼岂唯发非福者。此破外救。外救意云。色有坏苦于理何违。故此难云。若有坏苦岂唯迷彼唯发非福。若不尔者即违瑜伽迷世俗苦发非福义。复有欲界迷于坏苦发非福行相例之失。便违教理。若许尔者复违圣教上界唯是不动行招。故不得约三苦以分为二谛也。
疏。至老问答皆然者。无明.行支如疏所引。余今略引。按彼论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耶。答行为识杂染缘。能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俱为所依。所缘生起。尚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但说识。答识能为彼亲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六界为缘得入母胎。此何唯识。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腹穴无阙故。又识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问六处亦以饮食为缘。何故此中但说名色。答此说名色是彼生因。彼既生已亦以饮食为任持因。问触以三和为缘。此何但说六处为缘。答若有六处定有余二而无阙故。又六处胜摄二种故。问若自他所逼迫。若时变异先业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显触为彼缘。答触是近因触所引故。余缘所生亦从触生。必不离触是故偏说。问经中亦说无明为缘生爱。顺爱境界亦得为缘。此何但受。答以受力故于相似境求合求离。由愚痴力但于诸受起尽等相不如实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问由随眠未断顺彼诸法取皆得生。何但说爱。答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时能发随眠。及能发彼随顺法故。问前已说无明为缘发起业有。何故今者说取缘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业于彼彼生处引识等果。问生亦以精血等为缘。何唯说有。答由有有故定有余缘。又有胜故。问亦由远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为缘老死。此何但说生为缘耶。答虽由诸缘必生为本。纵阙诸缘但生为缘定有死死。
疏。通二种者。按彼论云。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分。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 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 问识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说受 答识等五支唯取种子。从受起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故于受中通说因果。识等四支不要起现方生后支。故不为例。
疏。既所有业皆非行支者。即感后有别报之业。
疏。现所有业亦非行体者。感后别业既非行支。明招现别亦非行支。
疏。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现别业得是行支。感后别业亦应行体。俱别业故。
疏。不尔即有如前理妨者。如前别报名色相例。
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总不是正行故论除之。非除之故体便非行。
疏。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者。问设据当生。云何即名能生摄耶 答由当起受而领于境。由境起愚造作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论九十三云。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长诸行。
疏。及实生果有前后者。据彼总报名色.触.受而与其识实无前后。或有前后。总报新种诸识熏别。未必同时。第六熏者亦容前后。由此而言有俱前后。若别报识.名色.触.受.及五根等非无前后。
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者。问生.引各二。为四同时。为不尔耶 答有两释。如灯具说 然疏说云。其润缘合至总名为有。观其文势。明能生.引二同时也。被润业种体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润已名为能生。据体无异名为同时 若尔云何论言复由。复由之言明据现起 答果将起时名为现起。或初润时虽果未起。后正生果亦有有支据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尔者。论何须说润.未润言。又疏会经或望所生果远近故。明知疏意约能生.引名为同也 或复疏意显所引.生二同时也。言润缘等意明由润果方得生。显润.未润不俱起也。同义灯断。由论会经据当现说。若能引.生便非现也 详曰。前义为本。故彼经云。此能摄聚分及此能转出分一时而生次第宣说 释曰。彼经自云能摄聚分。谓无明等。能转出分。谓爱.取等。故顺经文前义为胜 问疏之上下取彼经意何乃不同 答教文虽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后而释有异。法归分别有此云云。
论。有处唯说业种名有者。按瑜伽论第十云。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建立。谓取取摄受业。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等种 释曰。取所熏发名取摄受。即是被润业种名有。
论。谓中有至皆生支摄者。按缘起经。生有五种。一下种生。二次第增长生。三次第出胎生。四次第增长生。五增长生已能得受用世俗生 释曰第二.第四据胎内外增长分二 死有六种。如疏具引 第三死者彼经释云。自相死者。识于身中移出分别及色根灭没 释曰余之五死对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繁云。
疏。五十六至于此无违等者。按彼论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生因依处。三众苦引因。四众苦生因。五众苦生起 释曰。现身六处是前际果。由迷此果起无明.行.乃至于受。无明等七能引所引俱名引因。现在六处是无明等所缘起处名引依处。由贪现受起爱.取.有。故说现受为生因依。若引因体即前能依无明七是。生因亦前.爱.取.有三。未来生老名苦生起。
疏。由惑生惑业者。者按俱舍论第九释云。从惑生惑。谓爱生取 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 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 从事生事。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乃至从触生于受支。及从生支生于老死 从事生惑。谓受生爱。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因。及显无明为事.惑.果。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
论。由斯论说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 详曰。准其文意。唯依报种不取定种。于文理顺 问异界名色云何相依 答如下无明发上地行。此亦同彼。
论。于现我境亦有爱故者。释如灯.疏。有义生异界地既用当生处爱润生。欲界异趣亦缘当生处爱润也。业变苦具为乐令爱。令爱乐具现在我前名我现境。非现我身名我现境 详曰。但爱得起即能润生。所缘之境何局当处。如水溉田不简此彼。又爱缘受。受通现受。境何不许现境为缘。故疏所明无有过也。
论。何缘发业至别立爱取者。准下答文问合有四。文约义繁故今展之。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一。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爱。三问润惑非一分爱.取支。发惑亦多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增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思可知之。
疏。说四爱为集谛者。按瑜伽论五十五云。爱云何谓于自体亲眤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惑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而起贪著。彼彼希乐爱云何。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望爱。
论。如下无明发上地行者。有义两释。一同疏明。第二解云。欲界无明通发三界行。发业无明见所断故。得上定者不伏下故。然证上定应言根本。近分未能伏下尽故何名行支。根本初生染未起故。故说上定下无明发。故疏非理 详曰。且如起空处未至定时。第四禅痴发彼行不。若不发者何所以耶。若许发者何须欲界无明发为。二界无明不可俱起。若前后发便乃重发违论所说。故今不取。又未至定许能招报何非行支。行支岂要伏惑尽耶。余如灯辨 今助一释。未至.根本皆容下地无明所发。二种皆是不动业收。俱得名行。如次而招别总报果。疏据初者但云近分。
论。彼爱亦缘当生地者。此文来意如疏已明。有义弹论云。然此问护法烦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须此问 详曰。按瑜伽论。十二有支分因果杂如前具明。受支名杂。以触为因名为因受。与爱为缘名为果受。前际果故。由受二别故此文起。岂容无义徒致烦文。以凡凌圣窃为未可。
疏。十地论至但云三际者。按彼论牒经云。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见现在世事。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于是见有三世转 详曰。今观彼文。三世之名同于小宗。未来五支与小乘别。
疏。非转爱为增上贪故者。以上品贪而为取支故云爱增。非转爱支以成上品为取支故名为爱增。由斯取等名为独相。
论。无明爱取唯通不善者。有义弹疏云。说欲无明唯不善者此不应理。助发亦通修所断故 详曰。疏自问答有助正别。正唯不善。助可无记。已作两释而不定判取正非助。何过见非。
疏。亦不可唯言圣不造业故者。此牒伏救。伏救意云。经中但云圣不造业。何得以此证内法人亦造业耶。故牒总非引对法证。
论。由此应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两师说。故婆沙论五十三云。问圣为造欲界引同分业不。有说不造。欲界多过多灾横故但造满业。有说亦造。前说为正 故顺正理六十四云。非诸圣者更能新作牵引后业。以背生死向涅槃故。故经说圣唯受古业。
论。杂修静虑等者。若准有宗。杂修静虑新造引业。招净居果名为杂修。不据熏故。故俱舍论二十四云。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令感净居 释曰。初后无漏。中间有漏。名为成就。由前后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业。不尔如何感义得成。又婆沙论云。异熟因杂修静虑引五净居众同分。既异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业。
疏。若言发别报业者。便非行支者初句牒救。后句正破。彼救意云。大论云发三恶趣业是分别者。据发别报难意可悉。
疏。又此中二说者。解此三断两师是也。
疏。彼人至余见断者。显异熟愚修断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云迷俗真谛发非福等。对法复以俗.真二苦摄于八苦。七苦既事。异熟愚迷发非福行。故异熟愚唯修所断。以迷事故。又对法第七云。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故知瑜伽世.胜二愚迷事理别。故修.见断二有不同 问准对法等迷异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断理契通途。疏何见责 答按对法论。释异熟愚云。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准此论文岂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斥不违教理。
疏。第六七是坏者。按对法论第六说云。三苦.八苦展转相摄。所谓生苦乃至怨憎会苦能显苦苦。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能显坏苦。已得未得顺乐受法坏自相义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不解脱二无常所随不安稳义故 释曰。二无常者。一生位苦。谓苦苦。二灭位苦。谓坏苦。生.灭二位皆无常摄。名二无常。
论。九种命终心等者。按对法第五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
疏。有说及无相没者。即前第七无想天没无心师义。
疏。此非因等起者。此六识等但由烦恼间生名杂。非以烦恼为因等起方得杂名。又诸无记法等者举例证成。无记与惑相间名杂。非据因起。识等名杂类亦应然。
疏。既尔至亦自然无者。既由前理诸生上圣下地善等。虽未断彼杂烦恼法。然彼善等亦名得断。自然无者。显不由杂烦恼无故而得断也。
疏。如见道至亦名为断者。举见道惑自性强故。不由缘缚而称为断。例彼善等缘缚强无即名为断。虽见缘缚与善等杂烦恼有别。以俱非强取以为喻亦无其失。有义其缘缚断及杂缚断。并依六识非第七识。故离欲者离此地者。诸不染法即名得断。如不断下得不还果不障果故。此亦应然。但约六识诸惑胜故。能发润故。自地断者即名为断。若如疏说唯约缘者亦未善通。下地第七若缘若缚俱未离故 详曰。唯约能缘何非善通。虽下第七能缘缚在能所缘狭。然欲善等从宽而说云断何失。若以缘杂唯依六识。缘.杂二种摄法不尽。第七烦恼非二摄故。若言缘.杂摄彼七识善等。而言离缘.杂者。唯据六识。若尔何妨缘杂之言目七识惑。欲善等断据彼能缘宽者无说。由斯疏旨理固无违。
疏。既尔如何由之名有漏等者。此难意云。断既不由杂烦恼无。得成有漏应不由彼 详曰。今为二释。一既有斯妨。即约六识解杂烦恼。当地六识烦恼杂无。当地善等名得离缚。二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断缚据强缘。杂在善等断 若尔何故云善等断由断缘彼杂彼烦恼 答善断有二。一小分断。二全分断。言离欲等欲善名断。据小分断。言由断杂名为断者。依全分断。无学满位缘杂二惑皆悉无故。
疏。是见体者是缚非见者非者。惠与五见为体应断。非五见体非自性断。
疏。由此十等者。遍行.别境合而言也。
疏。无想定至因亡果丧者。问唯依外道方起此定。入见便舍外道依身定永不起 何故不名果丧因亡 答疏示方隅举三恶起别报善业果丧因亡。显定亦尔。然恐有执定唯果丧因亡一义故。更举之因亡果丧显通二义。不尔何故在此果丧因亡下辨。
疏。虽有七生至不定者。此问意云。得预流已欲极七生更不生上无欲第八。此即全离上界有支。云何得言无全断者 其答意云。亦有预流而得不还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断也。
论。十二全分行苦所摄等者。此同瑜伽六十六说。按彼论云。谓后有业烦恼所生诸行。于彼彼自体中能随顺。生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粗重所摄。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略五取蕴皆名为苦。又此行苦遍三受中。然于舍受此粗重性分明显现。是故但说不苦乐受由行苦故。譬如热痈。以冷触对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若二俱离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又行苦性中乐如冷对。苦如灰堕。舍如离二痈自性苦。
疏。集是有报义者。大论五十五云。问苦谛义云何。答烦恼所生行义。问集谛义云何。答能生苦谛。
疏。大论第十至文同此者。疏所引文乍读难解今具引之。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支乃至受种子性。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
论。无明望行至有余二缘者。有义问云。无明望行既非同类。如何得有等无间缘。答一云理实但与行俱无明为无间缘。然行俱者业眷属故亦名为业。故说与行为无间缘。二云同聚异体展转得作无间缘故。若如前解福.不动行非无明俱。如何成缘。故后说胜。问如非福行亦无明俱。如何望行为等无间。答总依诸行说有此缘。今此不言望三种行皆成无间。望福不动成无间故。非福应思 详曰。观后问意其非福行既无明俱。即是无明无明为缘。答意可悉。
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后聚品总为无间。无明望行为无间缘。不约别对后无明说。由斯但说无明望行为无间缘故无有失。
论。此中且依至如理应思者。若其不实假缘起者如对法说。按彼第四云。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由彼熏习相续所生诸业能造后有故。当于尔时现行无明能引发故为等无间缘。由彼引发差别诸行流转相续生故。思惟彼故为所缘缘。以此计最胜等。不如理思惟。缘愚痴位为境界故。彼俱有故为增上缘。由彼增上力合相应思颠倒缘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随其所应尽当知。
论。由悲愿力至故名变易者。问按摄大乘云。菩萨留惑证一切智。今云悲愿能招于生得至佛果岂不相违。又生但由悲愿而致何用烦恼。不退菩萨而不断耶 答七地以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断 若尔应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断耶 答如末那惑虽最后除亦得名染此亦无失。又能助所知变易续故不断之 若尔二乘无学回心应无变易。烦恼无故 答有惑习气能为助缘亦受变易。且依初释。
疏。第八十至亦得受变易者。按彼论云。复次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由彼根性有差别故。所待众缘有差别故。
疏。舍虫身者。分段生身名为虫身身有虫故。大般若三百二十六.四百四十八云。善现不退菩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中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形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渐渐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转净。由此因缘是诸菩萨身心坚固犹若金刚。不为违缘之所侵恼。
疏。十卷楞伽等者。疏虽粗释初学犹迷。今依古德逐难略解。理惠之心证法相应有寂灭意。名三昧乐。显生身因。由入三昧能现身故。复由三昧安住心海见自心境。忘心转识波浪识相而不生起。或见自境显由忘识不生方知。第二身文疏引下尽。而经次云。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土大众 释曰。以无性惠悟此理故。得如幻定能觉诸法悉如幻等。菩萨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华庄严。有为缘生故如像等。言如实觉知诸法相。亦起身因 第三身云种类生等者 释曰。应物现形形非一故名为种类。随感齐发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称无作行。无作行等为起身因。身名种类俱生等也。
疏。即非择者复更生义者。身若及业已得非择更无重起。由此但资感身之业令身不断。准此疏文更字之下脱一无字 或不脱也。且未延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择灭。由后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续。故云非择复更生也。非择许生如后疏辨。且依后释。
疏。不同小乘熏禅等法者。此唯无漏。彼漏无漏。故有别也。或小熏禅而更造业。今但资业故云不同。
疏。今虽无文至理不违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胜者即名边际。若望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边际。边际不得何得变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言。
论。既未圆证至猛利悲愿者。问执彼菩提可是法执。执于有情何非我执 答若执有情一.常.主宰可我非法。但执有体不舍自性故但法收。
论。又所知障为有漏依者。问前言有漏由与漏俱。云何复云由所知障 答若成有漏必由漏俱。与漏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义既别。前后无违。
论。若所留身有漏定愿等者。正解如疏 有义二乘故意以无漏定资何不得。然无大悲大愿力故无漏力弱。故所资身但名分段。不尔熏禅定唯有漏 详曰。论既明言岂以人情抑而不从。又彼熏禅与留身事而义不同。谓熏禅者资异地因生异地果难故。可容无漏定熏。延寿但延此报前因。何得相例。复所延果而非永固。与变易生而不齐等。故可依论。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