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路儒学教授骆天骧纂编
开成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
京城
周
镐京
镐京毛诗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武王卜居是镐京之地龟则正之谓得吉兆武王遂居之修三后之德以伐纣定天下成龟兆之占功莫大于此帝王世纪曰武王自豊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今豊水之东长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镐池即其故都也括地志曰武王宫即镐京后号西都以落阳为东都至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镐京沦陷至汉武穿昆明池于镐京之西南水泛滥镐京遂为镐池
秦
咸阳
咸阳按周旧图经在九山山之南渭水之北谓之咸阳汉书曰周平王东迁以豊镐之地赐襄公至孝公始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始皇并天下徙高赀富豪十二万于咸阳每破诸侯迁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已东殿屋复道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之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史记曰始皇二十七年作长信宫于渭南通骊山筑咸阳端门四达引渭水贯郡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八百五十柱二百一十二梁以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三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尺亦曰兰池庙记曰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至汧离宫别馆三百余后宫美人万余妇人之气上冲于天
汉
长安城
长安城汉书高帝七年修长安长乐宫自栎阳徙都之本秦之离宫初狭小惠帝元年增筑之正月发近长安六百里男女一十四万六千人三十日罢六月发徙隶二万人常役又五年复发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罢城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板周回六十五里汉旧仪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一十八步地方九百九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其地本黑壤今赤如火父老传云凿龙首山土为城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城开门一十二曰
东霸城门清明门【亦曰青门】宣平门南覆盎门
鼎门便门西章城门直城门
雍门北洛门厨城门横门
汉城门皆有候门主候门谨启闭三转决录曰长安城面三门四面一十二门也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直可并列车轨往来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西都赋云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大兴城
大兴城按通鉴隋文帝厌嫌长安故城制度狭小又官内多妖异约言苏威劝帝迁都帝以初受命难之夜与威及高颎共议明旦通直散骑庾李才奏曰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必有迁都之事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恊天人之心为迁都之计帝愕然谓颎威曰是何神也太师李穆亦上表请迁都帝省表曰天道高明已有应征太师人望复抗此请乃诏高颎等创建新都于龙首山以太子左庶子字文恺有巧思领营新都副监将作大匠刘龙工部尚书巨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又并充使营造左仆射高颎总领其事其地在汉故城之东南属杜县周之京兆郡万年县界南值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灞浐此枕龙首原创筑京城曰大兴城自开皇二年六月十八日始诏规建制度三年正月十五日又诏用其月十八日移入新邑所司依式先筑宫城次筑皇城亦曰子城次筑外郭城
城制度
隋城制度精密隋氏设都虽不能尽循先王之法然畦分棊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已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唐人蒙之以为治更数百年间有能增大别宫观之美者矣至其规模之正则不能有改其功亦岂小哉噫隋文之有天下纔二十二年而已其刬除不廷者非一国兴利后世者非一事大趣皆以惠民为本躳决庶务未甞逸豫虽古圣人夙兴待旦殆无以过此惜其不学无术故不能追三代之盛予因考正长安故图爱其制度之密而勇于敢为且伤唐人冒疾史氏没其实聊记于后元丰三年五月五日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府事吕大防题
隋唐
皇城
皇城俗呼为子城在宫城之南东西五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南面三门正南曰朱雀东曰安上西曰含光东面二门南曰景风北曰延喜西面二门南曰顺义北曰安福自两汉之后宫阙之间并有人家隋文帝以为不便于事皇城之内唯列府寺不使杂人居止公司有办风俗齐肃盖隋文帝之新意也皇城内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并列台省寺卫如左
尚书省殿中省内侍省秘书省
中书外省门下外省东宫朝堂詹事府
左清道率府左卫率府左监门率府左内率府
右清道率府右卫率府右监门率府右内率府
左骁卫卫左武卫左司御卫左卫
右骁卫卫右武卫右司御卫右卫
左千牛卫左春坊左领军卫左监门卫
右千牛卫右春坊右领军卫右监门卫
左威卫吏部选院东将作监尚舍局
右威卫礼部南院西将作监尚辇局
光禄寺太仆寺太府寺少府寺
司农寺大理寺宗正寺家令寺
鸿胪寺东宫仆寺率更寺大府监
少府监都水监司天监太庙署
中宗庙太庙元献皇后庙郊社署
御史台御史推事院太社废古台
司农寺草坊鸿胪客馆骅骝马坊
京城亦曰外郭城
京城外郭本隋之大兴府唐改曰长安城京城记曰外郭城东西一十八里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六十七里其崇高一丈八尺隋文帝开皇二年创筑唐永徽四年率天下口税一饯更增筑之南面三门正中曰明德南抵石鳖谷八十里东曰启夏西曰安化东面三门北曰通化中曰春明南曰延兴西面三门北曰开远中曰金光南曰延平北面二门皇城东北曰芳林皇城西北曰光化郭中南北十四街其间列诸坊炀帝改坊为里司官从九品京兆府万年长安所治寺观邸第编户杂居焉皇城南面朱雀门有南北大街朱雀门街东西广百步朱雀门至南外郭明德门九里一百七十五步万年长安以此街为界城外郭朱雀门街东至明德门五十五坊万县治之其名曰
兴道坊开化坊光福坊静善坊兰陵坊
开明坊安义坊务本坊崇义坊长兴坊
靖安坊安善坊大业坊昌乐坊安德坊
永兴坊崇仁坊平康坊宣阳坊亲仁坊
永平坊永崇坊昭国坊进昌坊通善坊
通济坊安兴坊胜业坊安邑坊宣平坊
升平坊修业坊修政坊青龙坊道政坊
常乐坊靖恭坊新昌坊升道坊广德坊
新宁坊常和坊教化坊修德坊立政坊
客户坊永昌坊光宅坊翊善坊来庭坊
长乐坊大宁坊永嘉坊兴宁坊安仁坊
外郭朱雀门门街西明德门五十五坊长安县治之其坊名曰
善和坊通化坊丰乐坊安业坊安喜坊
永达坊道德坊光行坊延祚坊太平坊
通义坊兴化坊崇德坊怀真坊宣义坊
丰安坊昌明坊安乐坊大安坊大通坊
敦义坊永安坊延福坊崇贤坊延康坊
光德坊延寿坊布政坊颁政坊辅兴坊
善政坊安定坊休祥坊金城坊醴泉坊
怀远坊长寿坊嘉会坊永平坊通执坊
归义坊昭行坊永阳坊常安坊和平坊
淳化坊待贤坊丰邑坊崇化坊怀德坊
群贤坊居德坊义宁坊普宁坊修真坊
再筑京兆城
新说曰隋文帝开皇二年嫌汉长安城水咸苦宫殿摧倒有妖魅遂迁都于龙首山南诏宇文恺创建大兴城先修宫城以安帝居次筑子城以安百官置台省寺卫不与民同居又筑外郭京城一百一十坊两市以处百姓唐高祖入关都隋太极殿至永徽四年率天下口税一钱再增筑之改为唐长安城以旧汉长安城改为杨广城今俗呼为杨家城至高宗百官献赀以建大明宫含元殿为东内以太极殿为西内至玄宗修兴庆宫为南内禄山陷长安又遭巢寇宫殿焚毁殆尽唐帝东迁城郭萧条许公韩建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城外古迹移于内南闭朱雀门又闭北安喜门安福门北开真武门为今之安西府也
宫殿室庭宫城内宫禁杂录附
周
宫
酆宫
酆宫文王宫也文王伐崇乃迁都于酆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酆郑氏云酆邑左酆水之西春秋左氏传康王有酆宫之朝其宫在鄠县酆亭今俗呼豊城堡三里之城也春秋左氏传夏有观扈杜预注曰始平郡有虖县扈乡甘亭殷为崇国乃此也
秦
宫
阿房宫
史记曰始皇二十五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吾闻周文王都豊武王都镐豊镐之间帝王之旧都乃营作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先作阿房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合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以兹石石为门铁甲入者及之不得过为阿房北阙门也三辅黄图曰阿房前殿木兰为梁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铸金人十二史记曰始皇大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为钟(金处)铸金人十二重二十万斤坐高三丈其铭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董卓后悉椎破以为小钱英雄记曰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临洮生卓而铜人毁天下大乱卓身灭抑有以也余二人魏明帝欲徙洛阳至霸城重不可去今在灞桥东铜人原蓟子训摩挲铜鍉曰见铸此今五百年矣
甘泉林光宫
史记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汉宫殿疏曰甘泉林完宫秦二代造
祈年宫
史记曰始皇初居之宫汉书祈年宫惠公起
棫阳宫
秦穆王作在岐州扶风县东北三十里
橐泉宫
皇览曰秦穆公家在橐泉宫下
梁山宫
三秦记梁山宫城皆文石名织锦城在好畤县
望夷宫
史记胡亥三年梦白虎啮其左骖卜泾水为祟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水赵高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在泾水上
长乐宫
阙中记长乐宫有鱼池台酒池台秦始皇造
萯阳宫
秦文王祈起在鄠县西南二十三里
宫观二百七十
史记云卢生说始皇曰人主为微行所居而人知之则害于神愿上居毋令人知则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皷美人充之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长信宫
史记始皇二十七年作长信宫于渭南通骊山
曲梁宫
在三原县
曲台宫
邹阳传秦倚曲台之宫悬行鱼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应劯曰始皇帝所治处也若汉未央宫
城阳宫
始皇母迁于城阳宫
橐泉宫
秦武王起在东仓又曰孝公起见长安志
高泉宫
宣太后起在美阳城
兰池宫
秦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宫见窘使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地里志渭城县有兰池宫三秦记曰始皇引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三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亦曰兰池陂
汉
宫
长乐宫
本秦之兴乐宫也高帝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始居之汉宫殿疏曰兴乐宫秦始皇造汉重修周回二十里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杼中三十五丈深一十二丈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五凤二年惊凤集长乐宫东阙树上王莽改长乐宫为常乐宫
未央宫
汉书高帝七年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乃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今壮丽亡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潘岳关中记曰未央宫周旋二十三里街道十七里有台三十二池一十二土山四宫殿门八十一掖门十四又曰未央宫殿及台皆疏龙首山土以作之殿基出长安城上非筑也又取山土以为城山之余尾今在城西南数里乃尽也其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墄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也未央宫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肴殿阁三十二又有寿城万岁广明永寿玉堂通光白虎宫殿疏曰未央宫有麒麟阁天禄阁金马门青琐门玄武苍龙二阙三辅奋事武帝于未央宫起高门神明王莽改未央宫寿成室按旧图渐台织室凌室弄田皆在未央宫
建章宫
汉书曰武帝大初元年十一月栢梁台灾二月起建章宫文颖曰越至名勇谓帝曰越国有火灾即复大起宫室以厌胜之故帝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今长安故城西俗所呼贞女楼者即建章宫之阙也跨池作飞阁适建章辇道以上下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壁门左凤阙高二十五丈右神明台门内北起别风阙高五十丈对峙并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马连阙皆有罘罳前殿下视未央其西则广中殿受万人三辅旧事云建章宫周回三十里东起别风阙乘高以望远又于宫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凰赤眉贼坏之西京赋云圆阙耸以造天若碣之相望是也庙记云建章宫北门高二十五丈北阙门也又有凤皇阙高七十丈繁钦建章序云秦汉规模廓然泯毁唯建章凤阙耸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榖生再鸣五榖熟汉书又云建章宫南有玉堂壁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尽玉为之铸铜凤高五尺筛黄金上有转枢向风若翔椽首薄以壁玉因曰壁门又有神明堂疏圃呜銮奇华铜柱函德二十六殿
桂宫
汉武帝造周回十余里汉书云桂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关辅记曰桂宫在未央宫北中有光明殿土山复道从宫中西上城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光明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戺玉阶昼夜光明西京杂记武帝为七宝林杂宝按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之四宝宫
北宫
在长安城中近桂宫俱在未央宫北周回十里高帝制度草创孝文增修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
甘泉宫
一曰云阳宫史记曰秦始皇二十六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关辅记曰林光宫前殿秦所造一曰甘泉宫因其甘泉山名宫周回十余罡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圆丘祭天处武帝造阙于南更置前殿始造宫室有芝生甘泉殿房中芝有九茎金色绿叶朱实夜有光乃作芝房之歌帝又起紫殿雕文刻镂以玉饰之成帝永始四年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于紫殿甘泉又有高光林光长定竹宫等宫又有通天台迎风馆山后有露寒储胥二馆西起彷徨观后筑甘泉苑建元中作石阙封峦鳷鹊观于苑内南有棠梨宫
汉未央长乐甘泉四面皆有公交车司马门凡言司马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司马主武事故宫之外门为司马门按汉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交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王莽改公交车司马门曰王路四门分命谏大夫四人受章疏以通下情
钩弋宫
三辅黄图曰在城外汉武故事曰在直门南也列僊传曰钩弋夫人姓赵河间人少好酒卧病六年右手钩拳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见召姿色佳丽武帝反其手得玉钩面手寻辰有宠生昭帝姙娠十四月上曰闻者尧十四月而生钩弋亦然乃命所生门曰尧母门所居宫曰钩弋宫自夫人加婕妤及得罪掖庭狱死及殡尸香一月昭帝即位追尊皇太后更葬之发六十二万人葬云陵其棺观但有彩履王褒云阳记钩弋夫人从至甘泉卒尸香闻十里葬云阳起云陵
扶荔宫
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密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本土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三二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至汉安帝时交趾郡守特陈其弊遂罢贡
五柞宫
汉之离宫也在扶风盩厔宫中有五柞树皆连抱上覆荫数亩因以为名
长杨宫
泰之宫也在上林苑中汉书云盩厔县宣帝幸长杨宫属玉观成帝元延二年幸长杨宫有长杨千株以为名
长信宫
汉太后常居之按通灵记太后成帝母也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皆以长信长秋为名
长门宫
离宫在长安城孝武陈皇后得宠颇妬居长门宫
宜春宫
本秦之离宫在长安东南社县近下杜城
鼎湖宫
在湖城县界昔黄帝采首阳山铜以铸鼎其鼎成有龙下迎帝仙去小臣攀龙髯而上者七十二人汉武帝于此建鼎湖宫
步寿宫
秦亦有步寿宫汉步寿宫在祋祤县宣帝神爵三年凤皇集处得王宝乃起步寿宫
回中宫
史记秦始皇二十九年廵陇西过回中汉书武帝十四年幸回中建王母祠
首山宫
汉武帝元封元年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朝群臣于是祀高祖于明堂以配天还作首山宫
万岁宫
武帝造元康四年幸万岁宫有神爵集以神爵纪元
明光宫
汉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二十以下十五以上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令总其籍时有死出者随补之
殿
麒麟殿
在未央宫汉书帝燕董贤父子于麒麟殿哀帝视贤曰吾欲法尧禅舜如何王(外门内尢)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陛下奉承宗庙当传之无穷安可妄有所授帝业至重天子无戏言上默然不悦
金华殿
在未央宫汉书曰成帝初方向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
承明殿
在未央宫中承明殿著述之所也西都赋序云内有承明著作之庭汉书谓帝谓严(耳力)曰君厌承明之庐成帝鸿嘉二年有雉集承明殿
椒房殿
在未央宫中以椒和埿涂壁取其温而芬芳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鸯成帝赵皇后居昭阳号飞燕班婕妤居增成
高门殿
汉书汲黯请见于高明哀帝时鲍宣谏曰陛下擢臣岩穴诚冀有益毫毛岂欲臣美食太官重高门之地在未央宫中
奇华殿
在建章宫旁汉书六四海夷狄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狮子宫马充塞其中
临华殿
在长乐宫中前殿后武帝造汉书成帝永始四年长乐宫临华殿灾
清凉殿
在未央宫中夏居之清凉亦曰延清室汉书清室则中夏舍霜即此也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昼石为床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实饰之侍者于外扇偃偃曰玉石岂湏扇而后凉邪又以水晶为盘贮氷于膝前王晶与氷同絜侍者谓氷无盘必融湿席乃拂玉盘坠氷玉俱碎玉晶千涂国所贡也武帝赐偃惜哉
猗兰殿
在未央宫中汉武帝故事曰王美人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洞冥记武帝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崇芳阁帝觉而坐于阁果见赤气如林木蔽户牖望阁上有丹霞蓊郁既而遂改崇芳阁为猗兰殿
白虎殿
在未央宫中汉书曰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庭中单于前拜谒商又杜钦诣白虎殿对策成帝时赵思王衍来朝供张白虎殿
玉堂殿
在未央宫中汉书杨雄历金门上玉堂晋灼曰三辅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李寻曰久污玉堂
大夏殿
三辅故事秦作铜人立在阿房殿前汉徙于长乐官大夏殿前
飞羽殿敬法殿曲台殿宴昵殿长年殿神仙殿飞翔殿合欢殿兰林殿披香殿凤皇殿鸳鸾殿含章殿朱雀殿安处殿常宁殿茝若殿发越殿蕙草殿寿成殿万岁殿广明殿永延殿寿安殿
宣德殿东明殿通光殿高明殿四车殿朱鸟殿延年殿龙兴殿已上殿俱在未央宫中
室庭
宣室
未央宫前殿正室也淮南子曰武王杀纣于室汉取旧名也汉书文帝受(牙厘)宣室夜半前席门贾生鬼神之事即此也又王莽地皇四年少年子弟张鲁等烧宫莽避宣室前殿火随之
温室
武帝建在未央宫冬处之温暖也西京杂记曰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孔光为尚书令归休与兄弟妻子燕语朝省政事或问温室省中树何木光不应
披庭
汉宫仪曰婕妤以下皆居掖庭西京杂记汉掖庭有云光殿九华殿开襟阁月景台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孔针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又有鸣鸾殿开襟阁
后汉
宫
献帝宫
在长安故城中本京兆府舍也帝王世记曰献帝时开中兵起相国董卓欲迁西都遂至长安幸未央宫初长安遭赤眉之乱宫室烧尽唯有高庙及京兆府廨故中尉所治也
晋
殿
太极殿
周地图记曰太极殿晋愍帝之宫太极殿之南门乃姚兴所建
前后秦
紫极殿
武成二年正月癸丑朔明帝大会群臣于紫极殿周地图记曰干安殿周改曰紫极殿
天兴宫
大象元年十二月诏金入南斗木犯轩辕宣帝将避正寝斋居克念于是舍仗卫往天兴宫百官表劝复寝膳许之
天德殿
大象二年五月宣帝崩于天德殿
露门
北史曰元年春正月孝闵帝即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建德三年正月武帝朝群臣于露门
唐
宫城
宫城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其崇三丈五尺南抵皇城北抵苑东即东宫西有掖庭宫
西内宫殿
西内宫城南面六门当正殿南曰承天门隋开皇二年作唐武德元年改顺天门承天门东曰长乐门次曰广运门次东重明门次东永春门承天门西曰永安门若元正冬至大陈设宴会赦过宥罪万国之朝贡四夷之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东面一门曰凤皇门西面二门南曰通明门北曰嘉猷门北面三门正北曰玄武门次东曰安礼门东宫北门曰玄德门当承天门内其北曰太极门本隋大兴门唐改为大极门
太极殿
西内正殿也乃隋之大兴殿唐武德元年改为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焉东有东上阁西有西上阁盖古之中朝也太极门正南承天门左延明东南门下省右延明门西南中书省弘文馆在门下省东史馆在门下省北贞观三年置秘书内省以修国史
两仪殿
在太极殿后隋之中华殿贞观五年改为两仪殿常日听政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
千秋殿
在两仪殿西献春门在两仪殿之左宜秋门在两仪殿右百福门在宜春门之右
百福殿
宣宗时神策军奏百福殿成赐名曰雍和殿会诸王子孙百福殿承庆门内
甘露殿
在两仪殿北门外有东西永巷东出有东横门又东有日华门西出有西横门又西有月华门殿院北有东西千步廊舍东至宫城西至掖庭宫明皇自蜀回还居西内甘露殿东有武德殿延恩殿万春殿千秋殿承恩殿立政殿大吉殿
凝阴殿
在紫云阁西异闻集曰天宝七载秦中旱明皇于此令叶法善祠镜龙遂得甘雨
承香殿
在延嘉殿北西有昭庆殿长乐殿景福殿神龙殿安仁殿淑景殿延嘉殿咸池殿鹤羽殿
弘文殿
贞观初于弘文殿收贮图籍二十余万卷虞世南选充直殿
观德殿
在玄武北门外侯君集平高昌国俘其君臣献于观德殿
嘉寿殿
太宗宴突厥贺鲁于嘉寿殿
紫微殿
贞观末阿史那社尔平龟兹献俘于紫微殿又有兴仁宣猷崇道惠训昭德正礼宣光通福光昭华光晖仪寿安绥福等门内又熏风就日翔风临照望仙乘龙等殿
雍和殿
懿宗幸雍和殿飞龙殿骥德殿又于兴德殿以会诸王及王子王孙等赐宴
大安宫宫殿
大安宫太宗初居承干殿武德五年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之功特降殊礼别建此宫以居之号弘义宫八年帝临幸朕以秦王有大功故于宫中立山林胜景雅好之至贞观三年徙居之在宫城之西马周传伏覩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宫阙之制尚为卑小东宫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宫至尊所居更在城外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楼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
垂拱前殿
高祖崩于大安宫垂拱前殿
戢武殿
太宗与公卿谒高祖于戢武殿
文殿
贞观七年四月宴王公亲属于文殿酒阑徙翠华殿
翠华殿
在大安宫东北垣上遗址尚存俗云祭酒台
掖庭宫宫殿
掖庭宫在宫城东西四里即皇城北抵苑西即掖庭宫西京记及六典皇城东西五里百一十五步今除宫城四里外即是掖庭宫东西广一里一百一十五步大安宫东西里数同
掖庭西门贞观二年左丞戴冑于掖庭房西门简宫人出之今皇城内亦有掖庭街
东宫
东宫正殿曰明德殿本名嘉德殿东内廊左嘉善门西内廊有右嘉善门按高祖传位太宗即位于明德殿
崇教殿
在明德殿北宫内殿也本名弘教长安二年改为崇教殿
丽正殿
在崇教殿之北高宗降诞此殿开元初诏此缮写古今图籍统记开元中改为集僊殿
光大殿
在丽正殿北明皇始诏沙门一行禅师于光大殿撰大衍历后徙就丽正殿
承恩殿
在光大殿院内明皇居春宫造开元八年勑一行禅师于院内注易
宜春北院
谭宾录天宝中玄宗命宫女数百又为梨园第子皆居宜春北院
东内宫殿
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偶贞观八年置永安宫九年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署百官献赀以助役龙朔二年大加兴葺曰蓬莱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长安元年复曰大明宫初高宗染风痹以宫内湫湿屋宇拥蔽乃此置宫司农少卿梁孝仁充使制造北据高原南望爽垲每清天霁景视终南山如指掌宫城坊市俯而窥焉其宫南北五里东西三里南面五门正南曰丹凤门东曰望仙门次东曰延政门丹凤门西曰建福门门外百官待漏院次西曰兴安门东面一门曰太和南面一门曰日营北面一门曰玄武
含元殿
丹凤门内当中正殿阶高于平地四十余尺南至丹凤门四百余步中无间隔左右宽平东西广五百步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又有钟楼皷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夹道东有通干门西有观象门阁下即朝堂肺石一如承天之制又有金吾左右仗院
宣政殿
东有东上阁门西有西上阁门即正衙殿也殿前东廊曰日华门殿前西廊曰月华门
紫宸殿
在宣政殿北紫宸门内即内衙之正殿也肃宗乃崩于紫宸殿
蓬莱殿
在紫宸北敬宗时蓬莱殿会沙门道士四百余人赐食给茶绢
延英殿
肃宗时梁上生玉芝一茎三叶苗晋卿相代宗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忧之听入阁不趍后改灵芝殿
长安殿
在金鸾殿之西南肃宗收京师作新九庙主于长安殿安置至德二载收复京城宫省门有安字者改之为长乐殿
金鸾殿
在金鸾门里顺宗召学士郑絪至金鸾殿立宪宗为皇子
宣和殿
敬宗宴三日于宣和殿又宝历二年御宣和殿对内人亲属一千五百人赐宴仍各赐锦彩
延英殿
相对有思政殿含凉殿绫绮殿珠镜殿还周殿承欢殿仙居殿
麒麟殿
在仙居殿之西北东南西南皆有殿阁东西皆有楼相连各有障日阁内宴多于此殿又有大福殿拾翠殿三清殿含冰殿凝霜殿紫兰殿玄武殿明义殿承云殿修文等殿又有碧羽紫箫承云修文等阁又有翰林门内有翰林院至德以后军国务繁其入直者以文词共掌诏勑自此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其后置东翰林院于金鸾殿之西随上所在而迁取其便
玉清殿
德宗义章公主薨于大明宫玉清殿
清思殿
穆宗崩于大明宫清思殿
长生殿
肃宗崩于大明宫长生殿
会宁殿
德宗崩于大明宫会宁殿
南内宫殿
兴庆宫
南内兴庆宫距外郭城东垣武后大足元年睿宗在藩赐五王子宅明皇始居之宅临木池望气者云此池有天子气故数宴游上已泛舟以厌之南街东出春明门开元二十二年置宫因本坊为名十四年又取永嘉坊胜业坊之半增广之谓之南内宫之正门西向曰兴庆门南曰通阳门北曰跃龙门西南隅曰勤政务本楼南向开元八年每岁中秋节酺饮于楼前其西曰花蕚相辉楼宁王宪申三撝歧王范薛王业邸第相望环于宫侧明皇因题花蕚相辉之名帝时登楼闻诸王音乐咸召升楼同榻宴谑
兴庆殿
在通阳门北即正衙殿也其后曰文泰殿天宝十年作前有瀛洲门内有南熏殿北有龙池在跃龙门南本是平地自垂拱后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后又引龙首渠水支分溉之日以滋广至景龙中弥亘数顷澄澹皎洁深至数丈常有云气或有黄龙出其中本以坊名池俗亦呼为五王子池置宫后谓之龙池拾遗蔡孚作龙池篇以赞其事公卿多和之后为景龙池今俗语讹呼为九龙池
大同殿
在勤政楼北大同门内殿前左右有钟楼皷楼天宝七载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殿太和三年修宫殿疏曰大同殿十三间
长庆殿
在通阳门东明义门内唐杂说曰明皇为太上皇居兴庆宫每置酒长庆楼南俯大道裴回观览
积庆殿
唐杂记萧太后徙居兴庆宫积庆殿中书门下奏准义安殿太后故事号积庆皇太后
义安殿
敬宗母王太后居义安殿
冷井殿
懿安郭太后崩于是殿又有新射飞僊同光荣光等殿其内有龙堂五龙坛沉香亭金花落在池东
隋唐
离宫
僊游宫
在盩厔县南三十五里旧图经曰隋文帝于此避暑
崇业宫
在渭南县东一十五里隋炀帝大业三年置
甘泉宫
长安志隋甘泉宫在鄠县西南甘谷口
长春宫
三辅会要长春宫在朝邑县梁原上宝定年宇文护所筑隋文帝增修殿宇炀帝大业十三年唐高祖起义兵自太原赴京师于此休养士卒西定长安
龙跃宫
在高陵县西十四里唐神尧旧宅武德六年以奉义宫建龙跃宫德宗改为修真观内有神尧真容御井(灵栢)
庆善宫
在武功县南一十八里神尧旧第也太宗降诞之所南临渭水武德元年建武功宫六年改庆善宫贞观六年太宗临幸燕群臣赋诗后废为慈德寺有诗曰昔时高祖宅今日梵王宫塔耸白云外僧行绿树中真容唐列圣墨迹宋坡公半日休心处烹茶话祖风
望贤宫
在咸阳东数里唐明皇自蜀还京肃宗至望贤宫迎明皇上马帝亲拢马行数十步执鞭弭道引明皇入开远门
华清宫
在临潼县南贞观十八年太宗诏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少匠阎立德营造殿御汤名汤泉宫太宗因幸制碑咸亨二年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改华清宫骊山上下益治阳井池台殿环列山谷明皇岁幸焉又筑会昌罗城即于司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禄山乱后天子干复游幸唐末(土已)废晋天福中改灵泉观赐道士居之
万金宫
在蓝田县东四十五里开耀二年诏新造凉宫为万金宫高宗遗诏万金芳桂奉天等宫并停废武后诏奉天宫置道士观芳桂万金置僧寺以旧宫为名
上清太平宫
在盩厔县东三十里清平镇宋建隆元年置太平兴国二年重修
游龙宫
在渭南县西一十一里两京道里记唐皇元二十五年勑两京行宫远近不等宜令将作大匠康(上巩下言)与州县均融修葺取黑龙饮渭名之有遗址
玉华宫
贞观二十一年于宜君县凤凰谷置玉华宫永徽三年县废宫亦废今隶坊州西四十里有故基为佛寺杜诗云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尾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翠微宫
唐余曰贞观二十年营大和宫于终南山上改翠微宫北门曰云霞门朝殿曰翠微寝殿曰含风太宗崩于含风殿废为翠微寺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鱼藻宫
会要曰鱼藻宫去宫城十三里在禁苑神策军后宫中有九曲山池贞元十三年诏鱼藻池先深一丈更淘四尺穆宗初又发神策六军二千人浚之又观竞渡王建宫词曰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幸处不曾过而今水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望春宫
长安志望春宫去京城东北一十二里在唐禁苑内高原之上东临浐水西岸道里记曰隋文帝初置望春亭改为望春宫炀帝改为长乐宫大业初炀帝夜见太子勇领十余人各持兵器问杨广何在帝惧之走长乐宫文武宿卫不知乘舆所在比明方移仗此宫炀帝去洛阳终大业不敢都长安
九成宫
唐会要曰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山即隋之仁寿宫也贞观年改九成宫中有醴泉铭碑
太平宫
长安志隋太平宫在鄠县东南三十里对南山太平谷
云阳宫
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以为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峰皆峭壁孤竖横盘坈谷凛然凝冴常如八九月朱明盛暑当昼暂暄凉秋晚候缊袍不暖所谓寒门者也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树树北有泉名金泉谷中有毛盘监
宫禁
禁中
汉宫殿疏云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门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通籍谓出入禁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宫门按相应乃得入
豹尾
中宫殿疏谓天子出行道中则有仪卫豹尾亦曰禁中
省中
汉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改曰省中出入宫中当省察也
清道
旧汉仪谓天子将出苑令道路拚洒清凈出入警跸
卤簿
礼阁新仪卤簿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卿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备千乘万骑
陛下
陛由陛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阶陛以戒不虞臣下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殿陛下以告之曰陛下
行在
天子四海为家不以言师居处为常当乘车舆以仁天下车驾所至奏事皆曰行在
署
虎威章沟皆署名汉有长水中垒屯骑虎贲越骑射鍪胡骑八营宿卫王宫周庐直处
阙
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人臣将朝至此思其所阙
塾门
外舍也臣来朝至门外就舍则熟详应对塾言熟也
掖门
在两傍如人之臂掖也
闱闼
宫中小门也
织室
未央宫后有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丞主之
暴室
主掖庭染练之署取日煞为名
内诣者署
汉宫仪曰内诣者署在未央宫属少府汉书云掌宫中步张亵物丁孚汉官云令秩千石
属车
属者言相联属而不绝也
金马门
史记曰武帝时相马者作铜马法献之立马于鲁般门外更名鲁般门为金马门公孙弘待诏于金马门
武库
汉书曰武库以藏禁兵
灵金藏
汉太上皇佩刀长三尺上有铭字难识传殷高宗伐鬼方所作也上皇游豊沛山中穷谷有人冶铸何器工者对曰为天子铸剑慎勿言曰得公佩刀杂而冶之即成神器可定天下昴星为辅佐木衰火盛此为异兆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剑成杀三牲以衅祭之工即以剑授上皇上皇以赐高祖斩白蛇是也及定天下藏于宝库守者见白气如云若龙蛇吕后灵金藏惠帝贮兵器名曰灵金内府
金龟
唐实录武后时崔神庆上疏曰五品以上佩鱼后改为龟恐有诈妄故内出龟合然后应命
作室
尚方工作之所
凌室
在未央宫周官凌人藏氷供祭祀饮食
弄田
游戏始元元年耕于钩盾弄田
金钱会
开元天宝遗事内庭嫔妃春时禁中结伴掷金钱为戏开元别记明皇与妃子在花蕚楼下掷金钱以远近为限赛其元掷于地者以金觥为赏今里巷犹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