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

  • 成语名称:分庭抗礼(fentingkangli)
  •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 成语繁体:分庭抗禮
  • 成汉字:
  • 成语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 成语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 语法结构:偏正式成语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 读音正音:分,不能读作“fèn”。
  • 成语易错:庭,不能写作“廷”。
  • 成语辨析: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礼没有。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多用于双方;有时也可用于多方。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 百度百科:分庭抗礼,庭即庭院;抗原作“伉”(kà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抗礼即行平等的礼。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语出《庄子·杂篇·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清 昭连 《啸亭杂录·本朝内官之制》:“近日内务府大臣多由僚属骤迁,又无重臣兼领,故敬事房总管辈多与诸大臣分庭抗礼,无复统辖之制。”
  • 成语造句: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 英语翻译: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 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 match one's wits; 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 treat sb. as an equal
  • 故事典故: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
  • 近义词:平分秋色平起平坐
  • 反义词:同心协力和衷共济齐心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