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面红耳赤
面红耳赤
- 成语名称:面红耳赤(mianhongerchi)
-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 成语繁体:靣紅耳赤
- 组成汉字:面、红、耳、赤
- 成语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 成语示例: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羞愧的样子
- 读音正音:赤,不能读作“cì”。
-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百度百科:【成语】面红耳赤~【注音】miàn hóng ěr chì【释义】耳朵发赤脸发红的羞涩形态。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的表情。赤:耳朵流血发涨。
- 成语造句: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 英语翻译:flushed with anger (or excitement)
- 故事典故: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
- 近义词:羞愧满面
- 反义词:面不改色